亞 杰
今年的政務信息化建設將圍繞“加快推進電子政務示范工程建設”等四項任務全面推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在籌建
電子政務是政務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階段,電子政務強調的是結果,而政務信息化強調的是過程。據了解,近年來全國政務信息化發展迅速,目前全國97%以上的地區和部門已建成辦公業務網;遼寧、上海、重慶等75%的地區建立了聯接所轄各廳局和各地(市)、縣的計算機網絡系統;43%的國務院部門分別建立了覆蓋本系統的辦公業務資源網;85%以上的地區和部門建設了政府公眾信息網。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總體方案經國務院秘書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已開始立項及籌建工作。
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推進公文、信息、督察、檔案等辦公系統建設和服務,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政務工作技術依賴程度逐步增加,天津、吉林等地的應用建設效果尤其明顯。天津市基本實現了辦公廳局域網的網上辦公,實現了公文的網上流轉,辦文過程的全程督辦以及檔案的電子化。此外,各地區、各部門還圍繞政務信息、管理信息、輔助決策信息、應急指揮信息等普遍建立了信息資源庫,大大提高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水平。
四項任務五個重點工程
在充分肯定包括網絡建設、應用系統、信息資源庫、示范工程建設等成效的同時,還具體部署2004年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工作重點。下一階段政務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思路是,繼續推進以“三網一庫”為基本架構的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化樞紐框架及應用體系,以實施電子政務示范工程為先導,加快建設和整合統一的全國政府系統辦公業務資源網絡平臺,加快推進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等。具體包括:1奔涌焱平電子政務試點示范工程建設,2004年上半年完成對整個示范項目的驗收工作;2奔涌焱平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由國辦牽頭的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將于2004年建成;3迸力搞好網絡平臺建設,其中重點是辦公業務資源網和內網平臺的整合建設與升級;4鼻惺底ズ冒旃業務資源系統建設。
辦公業務資源系統是“十五”期間我國重點建設的12個業務系統之一,國務院辦公廳將牽頭建設五個重點系統。一是桌面視頻會議系統,試點工作將在年初啟動,年底在有關地區和部門正式運行;二是組織推廣電子會議通知報名系統,今年年底實現國務院各部門會議通知、報名工作的無紙化;三是國務院督察管理系統;四是加強國務院電子公文傳輸系統推廣應用工作,在各地區、各部門上傳國務院內事情示件的基礎上,分期分批開展國務院部分文種通過電子公文傳輸系統下發;五是著手政府系統應急指揮系統建設。
六大投資重點推進應用整合
今年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內容是什么?據調查顯示,業務系統、網絡建設、安全系統、辦公自動化或電子政務綜合辦公平臺、存儲系統、資源庫或數據中心成為六大投資重點。
調查統計顯示,如國家環保局將在3~5年內投資5000萬元建設環境應急指揮系統,實現對全國范圍內的污染源、應急事故等進行實時監測;國家統計局則繼續建設統計業務管理系統,以及統計數據處理系統;而國土資源遙感監測運行系統是國土資源部的五項重點工程之一;房地產管理系統和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系統是建設部重點開展的兩個系統;這些重點項目都說明了信息化已經深入到國家各部委局的業務應用中。綜合今年各部委局的信息化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資源整合,深化應用將成為2004年電子政務建設的主旋律。
據介紹,國家環保局提出了整合應用的五個目標,包括網絡整合、數據整合、應用整合、資源整合以及服務整合。國家統計局則細分了資源整合的兩項任務,包括統計局本身的數據整合和統計系統的軟件、服務器及應用的整合,以便為中央宏觀決策提供支持,為社會提供服務,為與國際經濟數據對比提供依據。國土資源部則要實現四個統一,即電子政務平臺、數據中心、廣域網、門戶網站的統一。
政務信息化變革靜悄悄
現在關注較多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跨單位的信息如何共享,從中央到地方這條縱線和地方各政府部門這條橫線間如何互聯?二是跨部門的信息如何共享?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進部門間、單位間信息共享,對這個大方向已沒有任何異議,但具體如何操作卻有諸多疑惑。就拿中央政府部門正在推廣的視頻會議系統來說,北京市政府推行了一套,國家林業局又推行了一套,而這兩套系統又不兼容。技術標準等不統一尚且能通過討論、協調來解決,涉及機構調整、職能調整等問題,就不是某單位CIO的能力所及。
目前來看,政務信息化建設最難的不是資金,也不是IT技術,而是體制改革滯后于信息化的要求。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信息化工作越來越多地和體制改革緊密相聯;而信息化的推進者又無力去推進體制改革。目前有些企業已經把信息化的管理職能和技術服務職能分開,把信息化的管理職能放在企劃部門,把企業改革和信息化合并在一起推進;但在政府機關,似乎還沒有看到把體制改革和信息化合并在一起推進的跡象。可以判斷,未來一段時間,硬件建設還將繼續,如各地正在上馬的視頻會議系統、公文傳輸系統等,越來越多地轉向了業務處理系統的開發和建設,致力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進政府管理和方便人民群眾,而信息化與管理體制間的沖突也可能會比以前更“尖銳”,一場政務信息化變革在靜悄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