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封面文章回顧
在中國企業依舊狂熱地追逐“央視標王”的燒錢游戲時,在西方,營銷人越發津津樂道的是,如何“以小博大”。
在上期“以小博大游擊營銷”封面文章中,本刊對流行于歐美的各種游擊營銷戰術進行了詮釋,以期通過本刊的視野為眾多抓不住營銷脈搏的中國企業提供一些以小博大的營銷方式。
游擊營銷戰術,以前是中小企業在營銷經費有限時“以小博大”的法寶,現在,則受到寶潔、卡夫等跨國企業越來越多的青睞;游擊營銷的目標受眾,以前主要倚重年輕、時髦、外向的都市街頭人群,現在則開始向主流市場和中小城市擴散。對于那些受到限制而不能從事大眾廣告和商業贊助的煙草等行業來說,企業已經將游擊營銷當成了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營銷武器。
在案例篇科寧廣告見證游擊營銷的興起”一文中,科寧廣告公司率先倡導了游擊營銷,把英國性感女星蓋爾·波特的全裸照片投射到了白金漢宮的墻上,這種手段不但讓廣告投放主一夜成名,也讓科寧廣告迅速被大眾所熟知,游擊營銷方式從這以后也開始逐漸流行了起來。
在大部分公司都相信,只有花大價錢雇用頂級的廣告公司,購買大眾媒體的廣告時段,才能讓產品暢銷時,并不知道自己已陷入了傳統傳播手段的大流,而失去了獨特的個性,浪費了大量的廣告費。
尤其有意義和價值的是,游擊營銷讓我們發現了以小博大的多種方法,在游擊營銷的100種武器中,一些執行起來并不昂貴的方法,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遠比花3000美元在雜志上登一個小廣告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