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茜
激情過后是責任。當浙江民企們用著各自不同的方法,轟轟烈烈地進入汽車產業后,他們馬上就面臨著生存問題。資金、能源、技術、人才、政策等難題不可避免地會在浙江民企造車的過程中出現。如何解決這些難題,關乎浙江民企造車的成與敗!
有人說,民營企業的進入將激活整個汽車制造業,因為民營企業機制活,經營上有完全的話語權,在產品導入、價格定位、營銷手段上能自主決定。
但也有人認為,造車是個高門檻的行業,它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需要技術、管理平臺的支撐,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所以,民營企業本著“押寶”的心態進入,暗含的風險不可低估。
資金難題:尋找更多融資渠道
“汽配企業轉向生產整車,風險非常大”,浙江省經貿委機械行業辦副主任陳海江對記者說。在他看來,浙江民營企業首先要面臨的考驗是資金壓力。汽車制造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按照設立汽車新項目標準,汽車項目的總投資不低于15億元,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而且,在生產的前期投入和鋪設銷售網絡的后續投入之后,還需要持續不斷的中期投入。
浙江省經貿委綜合處的官員說,盡管浙江省民間資金較為充裕,但由于投資規模過大,企業自有資金不足,工業投資項目中的銀行貸款一般在40%以上,部分高達60%以上。而從浙江民營資本進入整車情況看,市場人士分析說,多起并購都發生在這兩年信貸相對寬松的背景下,從長遠看,一旦未來金融形勢發生變化,不少民營企業的現金流將面臨考驗。因為一個成熟的車型開發耗資、耗時巨大,現在有的車商還可以仿制,但將來市場進一步規范后,對企業開發實力要求會越來越高。
另外,由于央行信貸緊縮,真正能夠通過銀行貸款來造車的民營企業寥寥無幾。于是,如何打通資金脈絡,尋找更多融資渠道,對鐵下心進軍汽車業的民營企業來說迫在眉睫。
但浙江民企似乎對此胸有成竹。
2月24日,奧克斯集團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宣布:計劃5年投入80億元資金重拳出擊汽車產業。這筆巨大的資金從何而來?
奧克斯集團新聞發言人黃江偉對記者說:“進入汽車業的投資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第一,奧克斯集團已經有15年的發展歷程,自身有一定的資金積累;第二,國內國際資本市場上存在大量游走資本,其中一些資本對我們很感興趣;第三,中國的家電行業不但培育出一大批有資金實力的強勢品牌,而且培育出一大批有很強資金實力的經銷商,他們的資金也在尋求出路。”
“資金的問題其實并非像做算術題那樣機械,”華翔集團的人士面對資金難題坦言,“浙江民間資本的投融資渠道十分暢通,只要項目本身運作得當,融資不成問題。再者,華翔電子還有望在滬深股市主板上市,這也使得華翔有了更好的融資渠道。”
“錢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金華青年集團老總龐青年對自己的造車資金諱莫如深。每引進一個車型,龐青年要投入2個多億。由于是技術引進,銀行不提供貸款,再加上以前合資時投入的1.2億元,龐青年的資金實力讓人側目。
金華青年集團的一位高層私下對記者說,浙江一些銀行追上門來要求給他們貸款,但龐青年表示:“不需要銀行貸款。”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龐青年在資本市場上有相當的涉足。“可能收益不比汽車小”,龐青年笑著承認。
能源缺口:民企造車的一道“緊箍”
除了共同的資金問題,和外地民企造車相比,能源缺口還是浙江民企造車的一道“緊箍”。
一是鋼材。據悉,浙江是個產鋼小省和用鋼大省,每年鋼材需求量達500萬噸,省內供給總量只有300萬噸。而汽車制造更是用鋼大戶。那么,如何化解呢?目前,浙江民營企業造車所需鋼材,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還是與上海的寶鋼集團聯合。據悉,40家民營企業正在私下與寶鋼接洽,期望能與之達成戰略合作。但現在這一消息未得到寶鋼的證實。盡管如此,華翔集團、萬豐、中譽集團、奧克斯的人士都認為,鋼材需求問題他們會通過市場的辦法解決。
二是電力不足。電力不足是制約浙江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預計2003~2007年,浙江省每年的電力缺口在170~480萬千瓦,嚴重缺電局面要到2007年后才能有所緩解。
事實上,這也是浙江所有民營企業的痛處。他們認為,這不是僅僅通過市場手段就能化解的,他們也只能通過自己靈活的機制尋求辦法。而目前,也只能暫時依靠政府協調解決。
技術人才:如何將短板變長
技術、人才也許是浙江造車民企面臨的比資金更嚴重的問題。由于民資入行較晚,人才匱乏、技術實力普遍較弱,大多只能在中低端爭取生存空間。
2002年8月,浙江省工商聯、國家五部委和浙江省經貿委聯合對浙江民企投資汽車業熱潮進行了專題調研,結論是,浙江多數生產企業的整車設計能力有限,以拿來主義為主;制造水平低,生產零部件的高精度工作母機——數控機床、自動化裝配生產線和檢測設備等總量少且大多依賴進口;基礎產業薄弱,制造汽車零部件的原材料大多以進口為主。
汽車行業專家、浙江省經貿委機械行業辦副主任陳海江明確表示不看好浙江企業介入汽車整車生產。他說:“民營企業雖能迅速調動配件生產能力,短期內組裝大量汽車投放市場,但不具備技術人才優勢,所以低端市場飽和之時,就是民營汽車制造企業倒閉之日。”
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陳虹曾在公開場合善意地提醒說,汽車行業的發展,不僅僅需要資金,還需要有技術、管理平臺的支撐,而且需要能夠持續地、不斷地投入,并要有能力集成多種行業的新發展成果。所以,民營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實在是高風險的。
于是如何彌補技術、人才這兩塊短板,就成為浙江造車民企的當務之急。
“汽車技術創新和產品設計,將如同當年引進世界最好的空調技術人員一樣,引進一大批汽車技術人才;在空調業,我們是后來者,與東芝、日立、松下等廠家技術合作;在汽車業,我們同樣也將在國內外尋求技術合作伙伴。每一次轉行,對于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我們把握十足。”奧克斯對自己的汽車制造技術表現出充分的自信。
奧克斯進軍汽車制造的第一個大舉動,就是投資30億元,建造占地2.08平方公里的奧克斯智能工業城,集汽車制造、管理、研發、模具、人才培訓和汽車展示六大中心于一體。黃江偉認為,先期進入的企業未必能夠搶占先機,而后來者則可以借鑒先行者的一些經驗后來居上。奧克斯將“從一個很高的高度做起,采用和世界同步的先進技術、設備,生產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在汽車人才引進方面,奧克斯是“生產找老人,營銷找新人,研發用‘外人”。用“老人”就是吸收中國汽車工業5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用“新人”是利用營銷新觀念和沒有太多傳統禁錮的營銷新軍;研發用“外人”,就是要整合全球資源。奧克斯每年引進人才投入不低于3000萬元。奧克斯特別強調,他們將全面整合資金、技術、人才三個方面的資源,“以自主開發為主,引進技術為輔,吸納全球優勢資源,要成為世界制造業的著名品牌”。
對于技術和人才,萬豐奧特董事長陳愛蓮有著自己的看法,“從發展趨勢看,單靠民營企業的技術力量肯定不能進行國際化競爭,因此,我們正在尋找國際合作伙伴。”
陳愛蓮強調,當產品、隊伍建設具有一定優勢后,上海萬豐要求自己設計開發車型。為此,他們從社會上招聘了一批專業人才,準備在一兩年之后,培養成萬豐自己的人力資源,主攻科技開發、市場營銷、生產經營管理等領域。
政策問題:無法成為受益者
汽車行業專家、浙江省經貿委機械行業辦副主任陳海江認為,浙江民營資本掘金汽車制造業并不具備長期的優勢,汽車產業政策現在和將來都強調產業集中度,而這同世界汽車制造業的趨勢是一致的。
因此對于浙江民企來說,能否在中國汽車制造業上修成正果,還不能脫離的一個現實是,汽車業雖然對民間資本不再限制,但在整個汽車產業政策導向上,也沒有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鼓勵,提高汽車整車制造集中度的產業政策仍是落腳于國內大型汽車制造集團。
目前國內汽車制造商的“身份”其實只有兩種:一是完全國有或部分國有,二是民營。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如果民企經營不善,自然要被市場淘汰,但如果運作得太好,則會搶走國企的“好日子”,由于目前我國的汽車產業還帶有很深的計劃經濟烙印,國企一喊疼,就會有人出來干預,最終吃虧挨板子的還是民營企業。
“進入汽車業的民企可能無法成為行業政策的真正受益者”,安邦集團分析師賀軍認為,“從目前透露的新汽車產業政策來看,國家是想扶持幾大集團,加快中國汽車產業的整合,淘汰一些規模小的汽車制造商。因此,盡管并不排除民資的市場機會,但整體而言,該產業政策對作為后來者的民企來說是不太有利的。”
上海交通大學戰略管理研究所所長孟憲忠教授則認為,除了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傾向性外,地方政策的不確定性、歧視性的行政法規對浙江民企造車也會產生很大障礙。
首先,浙江汽車的汽車業務不限于浙江境內,更多的是在省外。由于中國獨特的行政劃分和政治環境、習慣,在異地開展業務面臨政策不連續的風險。同時,國內大廠均設立在汽車消費能力強的地區,在那些地區開展業務勢必會在政策上處于下風。
另外,由于民營汽車企業汽車產品的非主流性,一些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某些歧視性措施對當地汽車產業進行保護。比如對微型車的限行,比如政府采購也往往不會有民營企業的份等等。
發展前景:誰能成為中國的“豐田”
目前,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和不飽和的競爭態勢決定了浙江民企進入汽車產業是絕對有機會的。但是一些進入者的失敗同樣是不可避免的。
長期關注浙江汽車業的浙江著名財經記者徐王嬰認為,我們可以肯定:在這40多家浙江民企中,會有一大批成為失敗者,但是那些能夠招攬到優秀人才、解決資金問題,同時又能少犯錯誤的民營企業,將來肯定能成長為中國的汽車巨人。我們有誰能保證,若干年后的吉利、奧克斯或者青年集團不能成為“中國的豐田”呢?
上海百年汽車咨詢網總經理王匯群博士則強調,就企業自身而言,各企業的具體經營策略和能力,直接決定了各民企在造車路上的前途。
首先,定位準確是民企汽車業生存的前提。民企可以利用補缺策略或更好滿足中、低檔消費者的能力上來贏得生存空間,開發真正適合老百姓買得起、養得起的平民車。
河北長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是由于它抓住了皮卡和SUV的市場。而廣東寶龍能夠壯大,是由于它在特種車和MPV市場上占有的份額。民企汽車業不必集中在同一個領域。在細分的市場能夠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是民企汽車生存之本。
民企汽車應當避開國有、合資汽車的鋒芒,在產品、服務等方面另辟蹊徑。目前,在整個汽車產業鏈利潤構成中,汽車銷售占20%,零部件供應占20%,50%到60%利潤由服務環節(包括維修、保養、檢測、救援等)產生。利潤來源向汽車服務方向轉移,應當成為民營汽車企業以后的一個發展方向。
其次,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加強自主研發的策略研究。充分整合資源,比如利用合資外方不甚珍惜的中國研發工程師,購買其他國家的車型設計等。
第三,適當時候,可以從國內市場走到國外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因為汽車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中國的勞動力優勢,國產汽車在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乃至全球都大有潛力。
第四,密切關注最新的技術動態,謀求關鍵技術的突破。
王匯群還粗略地描繪了一下各造車民企未來的發展前景:
■ 企業做的比較成功,最終列入跨國巨頭搶先收購的對象,或積極出售,或堅持為戰;
■ 企業做的不成功,破產、退守原有行業、選擇新的行業或被跨國巨頭廉價收購;
■ 企業做的一般,在市場夾縫中勉強維持,可能堅持等待或積極出售、轉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