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一時的熱潮,這是業余媒體內容的崛起。它正在取代由專業人員所提供的集權式的、受控制的媒體內容。”
近期,博客(Blogs)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從蘋果公司最新產品信息的披露到有關美國總統競選透明度的爭論,都可以看到博客的身影。去年12月份亞洲的海嘯事件充分證明了博客的價值,在第一條正式的新聞發布之前,已經有上千個博客將災難的圖片、視頻和文章等第一手現場目擊資料傳到了網上,通過電腦和互聯網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博客已經開始威脅到了主流媒體。
盡管目前在美國也只有27%的互聯網用戶閱讀過博客,但是博客正在以每天4萬個的速度增長。在提到分享創意與傳播信息方面,沃頓商學院的教授丹·亨特將博客與印刷媒體相提并論。亨特說道,“這并不是一時的熱潮,這是業余媒體內容的崛起。它正在取代由專業人員所提供的集權式的、受控制的媒體內容。”
網絡營銷新機遇
這是一個屬于大眾傳媒的世界,但是博客卻將發布成本降為零,任何人都可以在10分鐘之內注冊成為一個Blogger,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以往,大眾傳媒印刷新聞,決定權在編輯手中,而現在,區分媒體和公眾之間的分界線不復存在了,大眾傳媒的概念已經被顛覆,Blog創造了真正屬于大眾的媒體。
博客的增長速度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對博客進行監測的搜索引擎公司Technorati在3月21日所監測到的網絡日記數量已超過800萬個,每7.4秒就有一個新的博客被創建,這意味著每天有12000個新的博客誕生,每天發帖數量達275000,以及每小時10800次的更新。沃頓商學院的教授凱文·韋百赫指出,“博客仍然處于其發展的最初階段,就像互聯網在1995年和1996年所處的發展階段一樣。” Google 公司的博客項目負責人Jason Goldman的觀點是,Blog正在推動網絡的成長,在過去的8個月里,Blog世界的規模已經翻了一番,存在大量值得挖掘的數據和潛在的客戶。
博客所扮演的角色已經變成一種追逐小竅門、傳聞與其他新鮮故事的角色。沃頓商學院的沃爾巴赫教授說道,“在破壞主流媒體對新聞內容與發布的集權控制方面,博客的確對主流媒體構成了威脅。”但是,“博客并不能替代媒體公司歷年積累起來的資源和所創建的品牌。”他補充說道,將來主流媒體與博客圈可能融洽相處。事實上,博客們經常會對《紐約時報》及其他主流媒體上所刊登的報道進行評論,并建立相應的鏈接。
可以明確的是博客所蘊含的機遇。公司可以雇用博客人員,從而在與員工和客戶的互動中換上一副更加人性化的面孔;營銷人士可以通過博客開展蜂鳴營銷;而且博客們還可以充當主流媒體的事實核查員。
博客營銷模式
理論界對哪種手法算真博客營銷,哪種是偽博客營銷有些爭論。這里不去考慮。從營銷角度,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一切都是工具。既然視野中多了一樣網絡行銷工具。我們權且把所有利用博客進行的各種產品、品牌、形象等的營銷稱為博客營銷。
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運用博客來影響PR值。美國通用汽車還通過公關公司發布博客日志,以提高PR值,來影響主流媒體的報道(媒體從業者或者大眾通過搜索引擎收集信息時,排位靠前者被認真瀏覽的幾率自然會高)。
與其他網絡營銷工具相比,博客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博客是一個信息發布和傳遞的工具。在信息發布方面,博客與其他工具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即博客所發揮的同樣是傳遞網絡營銷信息的作用,這是認識博客營銷的基礎。網絡營銷信息傳遞實際上也是整個網絡營銷活動的基礎。
第二,博客文章的內容題材和發布方式更為靈活。而博客文章內容題材和形式多樣,因而更容易受到用戶的歡迎。此外,專業的博客網站用戶數量大,有價值的文章通常更容易迅速獲得大量用戶的關注,從而在推廣效率方面要高過一般的企業網站。
第三、博客傳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并且無需直接費用。博客的信息傳遞無需直接費用,是最低成本的推廣方式。
第四、博客的信息量更大,表現形式靈活。博客文章的信息發布與供求信息發布是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博客文章的信息量可大可小,完全取決于對某個問題描寫的需要,博客文章并不是簡單的廣告信息,實際上單純的廣告信息發布在博客網站上也起不到宣傳的效果,所以博客文章寫作與一般的商品信息發布是不同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公關方式,只是這種公關方式完全是有企業自行操作的,而無需借助于公關公司和其他媒體。
第五、博客文章顯得更正式,可信度更高。博客文章比一般的論壇信息發布所具有的最大優勢在于,每一篇博客文章都是一個獨立的網頁,而且博客文章很容易被搜索引擎收錄和檢索,這樣使得博客文章具有長期被用戶發現和閱讀的機會,一般論壇的文章讀者數量通常比較少,而且很難持久,幾天后可能已經被人忘記。所以,博客營銷與論壇營銷相比的優勢非常明顯,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