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之濱的巨川唐人街將成為天津濱海新區商業性新地標。在打造城市藝術,滿足消費者多種需求,實現商用功能及利潤最大化諸多方面,它都將成為一面旗幟。開發者說:商業地產比民用地產回報高,風險也高;而文化,則是商業地產的靈魂。
采訪札記:
作為巨川置業這家“天津市百強私營企業”的掌舵人,總經理耿長和給記者的印象并非成功者的疏狂或攝人的霸氣,而是商人鮮有的深邃與謙遜。耿總面對媒體一向低調,但記者收錄的有限語匯,卻映射出他特有的睿智、干練和卓爾不群的經營思想。有關企業經營、項目開發理念、招商合作模式,業態引進、商業投資前景等各類問題,他的分析精辟入里,觀點鮮明,點睛之句頗多。當談及巨川置業即將開發建設的濱海新區商業地標性建筑——巨川唐人街時,記者則更能感覺到他獨到的商業視覺和操盤功力。
《中國經貿》: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巨川置業公司的基本情況。
耿長和:巨川置業是以商業、娛樂發展起家的,在幾年時間里,逐步實現了由單一化經營向多元化經營的跨越式發展歷程,并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發展業績。公司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家以商業地產開發為主,房屋銷售、租賃為輔的天津市大型民營企業。旗下有巨川家飾廣場、巨川服飾廣場、巨川音樂休閑廣場、巨川桌球俱樂部、巨川酒店等多家經濟實體。去年巨川金海岸和巨川太陽城的成功開發和經營,在區域內樹起了響亮的“巨川”品牌。
《中國經貿》:您是如何從商業和娛樂行業轉而涉足地產開發這一領域的呢?
耿長和:作為一個商業經營者,以前的商業建筑模式已經不能充分為現代商業模式服務了。事實上,一個商業地產項目從選址、設計方案都應該是非常人性化的,在開發前還應該考慮到諸如城市規劃、人文景觀等綜合因素。只有這樣,商業建筑才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正是因為這種商業地產在建成后具有更改性,所以我們必須要慎之又慎。我認為未來商業項目應該從美化城市景觀、現代消費者心理,經營者贏利等角度去開發建設,使商業、文化、建筑完美結合成一種城市藝術。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內容就是巨川唐人街的開發建設,我們就是要把上述建筑模式變成現實。
《中國經貿》:巨川唐人街的概念性設計一經公開,就引起了業內外眾多的關注,您能否從開發商的角度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相關情況。
耿長和:巨川唐人街選址在塘沽區津塘公路上中心北路以東的區域內,處于名聞三北地區的洋貨市場的黃金位置上。其占地近4萬平方米,總體投資額不會低于5個億。今年年初投入建設,明年年初全部建成,工程歷時近一年的時間。巨川唐人街整體上采用西方現代建筑風格,大致有三層。建筑內部會采用木質的材料進行裝飾,并依照顧客的行走習慣和科學方法,設計成蜿蜒迂回的休閑長廊,顧客游遍建筑內各處都會覺得舒適,而不會產生迷亂的感覺。總之,是用最自然的東西給人最自然的感覺,因為只有自然的才是舒適的,也是最美的。
《中國經貿》:巨川唐人街最初的開發設計理念及市場定位是怎樣的?
耿長和:巨川唐人街的興建并非跟風,而是在深入的市場調研、準確的形勢分析、科學的發展定位的基礎上開發的項目。一方面它符合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的總體目標。濱海新區“十五”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努力成為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龍頭,國際先進的綜合性經濟區域,其中一個緊要的環節就是加快城市服務功能的整體提升。目前濱海新區的大型多功能商業場所相對較少,巨川唐人街的出現必然會帶動濱海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成為消費者購物、娛樂、休閑的樂園。另一方面,巨川唐人街處于洋貨市場的黃金地段,占據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洋貨市場覆蓋“三北”、輻射全國、北方最大的洋貨集散地,全國各地特別是“三北”的客商都是這里的常客,日客流量達4萬多人,而周末和節假日多達6~8萬余人,其旺盛的人氣也必將帶動巨川唐人街的發展,為其帶來巨大的商機。巨川唐人街主要能發揮兩種優勢,一是其小商品市場不僅在質量和檔次上要成為洋貨市場的一枝獨秀,同時優越的購物環境、更趨人性化的服務功能也使游客留連忘返;二是洋貨市場的顧客大多是外地游客,除購物外還有餐飲娛樂等其他需求,而以前他們只能在購物后開著車滿處找餐飲和娛樂的場所,巨川唐人街建成后,他們就可以擺脫到處找餐館的處境,輕松地在一個區域內享受全套優質的服務。
《中國經貿》:目前國家出臺的許多政策限制商業地產投資,但塘沽地區的商業地產仍如火如荼,這是否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
耿長和:國家對于商業地產的限制是分到具體項目中的,例如,在國家限制的商業項目中,對大型綜合商場實行限制,但對于超市卻采取鼓勵政策,對酒店,國家政策也是持一種鼓勵態度。
《中國經貿》:您對巨川唐人街項目的投資前景怎么看?依據是什么?
耿長和:從發展大環境上來看,濱海新區的陸、海、空巨大交通優勢無與倫比,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塘沽區的海洋資源豐富,航運、造船、制鹽、海洋化工、海洋石油等傳統產業相當發達,已成為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天津市開發區、保稅區和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都在塘沽,另外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塘沽區進行項目投資。其中以交通運輸、商貿和旅游服務為重點的第三產業迅猛發展,比重已占塘沽區外資總額的71.71%。旅游發展方面,長25500米的海岸線,大沽口炮臺遺址、驢駒河趕海、北塘漁村旅游區等各類旅游景點構成了塘沽區的特色人文資源、吸引了高層次的客戶群體。作為塘沽區的重點工程,獨特旅游資源無疑會對項目的商業發展起到堅實保障作用。而巨川唐人街的項目位置得天獨厚,周邊商業氛圍成熟。根據以上的幾點,我認為項目的商業發展前景將會非常看好!
《中國經貿》:這么多的地產商加入到商業地產這一領域,塘沽區能消化下數量龐大的商業地產嗎?
耿長和:在我看來,不僅消化的下,而且還不夠。在未來,我相信塘沽區還會有很大的商業地產發展空間,具備很大的商業空間,這源自于塘沽區的定位。與市區相比,塘沽區是一個移民數量相當大的城區,有許多的外來人口,這是決定一個地區商業地產和商業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塘沽區是一個港口城市,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從有塘沽區的那天開始,它就被定義為物流集散地,而且這種定位越來越明顯。以上兩個因素決定了商業地產還存在很大的空間。比如說,前年塘沽區總住宅面積約100萬平方米,而當時塘沽區人口只有56萬,我與朋友打賭,塘沽區肯定賣不了那么多房子,但100萬平方米的房子不僅全賣了,而且還供不應求。事后分析才知道,原來買房的不僅有塘沽人,還有不少北京人,他們把在這里買房當成了投資,因為塘沽房價便宜,具備投資潛力,特別是目前塘沽還致力于建成旅游區。這個例子不難說明塘沽已不僅僅屬于塘沽人,它的輻射面很大。濱海新區未來的經濟地位絕對不容忽視。
《中國經貿》:這個空間有多大?有一個具體的估算嗎?
耿長和:依我對沿海地區商業地產狀況的了解,價格上升的空間很大。在上海的黃海路上,商業地產不會低于30萬元,前年,最新開盤的一個商業地產起步價格為33800美金,而且還買不到,在沿海中,最低的商業地產是大連,但也要每平方米6萬多元。說到塘沽區,目前,我所經營的商業地產均價只有1萬多元。由此看來,塘沽區的商業地產價格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中國經貿》:塘沽的商業地產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耿長和:商業地產經營者最常用的參照標準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據我了解,去年塘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735元,居于國內領先水平,這說明塘沽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但另一方面,塘沽的商業并沒有很好地滿足這里居民的消費能力,很多居民甚至跑到北京去消費。因此,塘沽的商業市場并不成熟,具備了比較大的市場空間。
《中國經貿》:投資商業地產與民用地產有區別嗎?
耿長和:最大的區別在于商業地產風險高,但回報也高。
《中國經貿》:這個觀點似乎與其他專家學者的觀點有區別?
耿長和:所謂的高回報是相對于目前塘沽地區而言的,因為目前塘沽區的商業地產還遠未達到飽和的程度,而且,許多外來的“和尚”還未認識到這里所具有的“金礦”。從我了解的情況上看,單獨獲利最大的還是商業項目。
《中國經貿》:您認為商業地產的靈魂是什么?
耿長和:文化,我認為是商業地產的靈魂。文化的氣氛越濃,它的生命力就越強。
采訪后記:也許是因為商人的敏銳與生俱來,耿長和總是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但他本人并不這么認為,還半開玩笑地說自己更像個“出土文物”。探求商業奧秘的所在,耿長和意味深長地說:“關鍵要‘用心’!”。他說自己并不是特別聰明,也沒有先知先覺的本領,只是用心去觀察,去體會,去學習,在日常的工作中用心地總結,在平時的社會磨練中深刻地體驗,再加上勤奮的思考,才會創造出如今巨川的品牌形象。
耿長和平和的語氣透露著他的堅定和自信。他領導的巨川在用心打造著商業地產的靈魂,讓我們仿佛看到巨川唐人街屹立在面前,屹立在渤海之濱的陽光土地上再造濱海新區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