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競技體育中的球員交易,司空見慣的詞語有“轉會”“交換”“加盟”“引進”等,然而有些記者卻喜歡玩花樣,時下就有一個“新”詞——“引渡”——頻頻亮相:
(1)范帥欲用狂人取代威斯利 休城將引渡黑八傳奇人物(http://www.qianlong.com,2005年5月18日)
(2)尼克斯欲引渡超音速射手 阿倫對交易前景表示悲觀(http://sports.tom.com,2005年3月14日)
(3)卡特傷勢難擋尼克斯垂青 刺客托馬斯堅決引渡飛人(http://sports.online.sh.cn,2004年12月13日)
以上3例均見于NBA球員交易的相關報道,然而被“引渡”運動員的絕不限于籃球,足球方面也不乏此類現象:
(4)小貝仇家“引渡”來中國 青島引援該出手時就出手(2003年12月25日《齊魯晚報》)
(5)阿布金元鋪就“秘密通道” 藍軍“引渡”特維斯(2004年12月3日《東方體育日報》)
(6)卡納瓦羅“引渡”貝隆(2004年5月14日《東方體育日報》)
以上3例,“引渡”一詞都加上了引號,表明作者對“引渡”一詞的原意是心知肚明的,在這里不過是一種貶義詞褒用的臨時性修辭用詞,純屬調侃;而到了籃球報道的幾個例句中,仿用者連引號也懶得加了,好像將某名球員像犯人一樣“引渡”是無可非議的。這就難免造成誤解和混亂了。
“引渡”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一國把在該國境內而被他國追捕、通緝或判刑的人,根據有關國家的請求移交給請求國審判或處罰。應當注意,“引渡”是發生在兩個不同國家的,并且被引渡者必定是犯罪嫌疑人。例如:“哥倫比亞引渡大毒梟以期修好與美國關系”“中國引渡外逃疑犯,加拿大移民局采取四種措施防止賴昌星逃跑”。
撇開被交易的球員本身并非有罪之人這一點不說,足球報道中較早使用“引渡”一詞的人,多少還有一點“合理”的成分——球員交易發生在兩個不同國家的俱樂部之間;而到了籃球報道中,卻連一點點“合理”的元素都不存在了——NBA的這些球員交易,完全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
不管是出于調侃或是出于人云亦云,“引渡”作為一個有著特殊含義的專業術語都不宜在這類報道中被歪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