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適全集》并為之刊登了一份《廣告》。胡適是一個歷史人物,出版他的著作,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為研究和分清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提供了一份資料。但是,怎樣評價胡適,如何宣傳胡適那是另一個問題。
一、《廣告》對胡適的評價
和介紹是否符合事實安徽教育出版社為出版《胡適全集》所作的《廣告》,整整一版刊登于2003年12月4日《光明日報》B4版。為了使公眾能將本文所述的真實的胡適與《廣告》所評價、宣傳的胡適作比較,現將這一份《廣告》照錄如下:
一代文化巨匠傳世精品工程《胡適全集》主編:季羨林副主編:耿云志嚴云綬共44卷定價:2860.00元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縣人,中國近現代史上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中國新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學、史學、哲學等諸多學術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胡適曾歷任北京大學評議會評議員、教務長,哲學、文學等系主任,中國公學校長,北大文學院院長、校長,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秘書,抗戰時期一度出任中國駐美大使,1958年起就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他曾先后參與創辦或編輯、撰稿《新青年》、《每周評論》、《努力周報》、《現代評論》、《獨立評論》、《自由中國》等著名刊物。發表和出版過《文學改良芻議》、《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中國哲學史大綱》、《紅樓夢考證》、《白話文學史》、《嘗試集》、《胡適文存》等一大批戛戛獨造、壁立千仞的傳世名作。他在教育界、文化界、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活動領域,都曾發揮重要影響,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安徽教育出版社有感于這位鄉賢一生不懈追求科學文明,孜孜探求學術的巨大勇氣、可貴精神和豐碩成就,積十年之功,耗資數百萬元,精心組織《胡適全集》這個宏大出版工程,以期一代宗師的特出思想要旨、學術精義、文化底蘊以及人生風范,澤被來者,傳諸久遠。
《胡適全集》凡44卷,2000余萬字,除包含國內外曾發表、出版的胡適的論著、創作、書信、日記、譯文以及用英文寫作的文章外,還輯錄中國大陸、臺灣、美國等地秘藏的諸多未刊稿,是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全集的編纂旨在求全、求完整,同時又求精確可靠、剔偽存真。全書體例嚴整,編校可靠,印裝講究,達到很高的編纂出版水平。因此,這套皇皇巨著是迄今為止首次出版的最為系統、全面、權威的胡適著譯作品全集,亦是20世紀以來中國學術文化名人著述規模最大的出版工程,已引起海內外的廣泛矚目,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顯然,《廣告》對胡適這樣評價和介紹,其實是為胡適翻案。
1、這份《廣告》違背歷史事實,不但把胡適一生大量的反共罪行都隱瞞掉,還把他寫成從無錯誤、失誤和缺點的圣賢。把胡適無限拔高美化,說“胡適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中國新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此處連“之一”二字也不用,成了“惟一”)。說什么“這位鄉賢一生不懈追求科學文明,孜孜探求學術的巨大勇氣、可貴精神和豐碩成就”,說什么胡適的著作是“戛戛獨造、壁立千仞的傳世名作”。《廣告》沒有片言只字提到胡適的政治面目。只把他說成絕對絕對的好和完美。這就無形中把胡適一生反共、反人民的反動政治立場、觀點和言行全部肯定了。還說什么以期他的“皇皇巨著”“澤被來者,傳諸久遠”,“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豈不是要人們繼承胡適的反共反人民“事業”嗎?真是荒謬絕倫!這顯然是篡改歷史,顛倒是非,為胡適翻案。
胡適在我國是早有定論的一個歷史人物。安徽教育出版社是國家的出版社,我們的國家是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可是,安徽教育出版社似乎忘記了這些根本的大前提,竟在出版說明中寫道:“《全集》的出版得到臺灣胡適紀念館的授權和支持。”并且在《全集》的兩篇《序》中的不少說法和觀點,與《廣告》同樣嚴重違背歷史事實,顛倒是非。這樣否定我國歷次出版的權威黨史書和歷史教科書關于胡適的定論,又是得到“誰”的“授權和支持”的呢?
拿這份《廣告》的吹捧之辭與歷史事實作對比,豈止天差地別,而是恰恰相反。這些客觀歷史事實早已成為歷史,是隱瞞不了和推翻不了的,近百年來中國近現代史的客觀歷史事實絕對不能允許這份《廣告》如此為胡適翻案。
2、這份為胡適翻案的《廣告》,以及與之相呼應的書刊文章制造翻案輿論,都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和必須加以批駁的!
有人在《胡適全集》的一篇《序》中,講五四運動的意義時,說胡適是個“行動思想家或思想行動家。他畢生都在行動”,說胡適“在中國學術史上,中國文學史上,甚至中國政治史上,是空前的,而執大旗作領袖的人物,不能不說是胡適。這是他在既定的思想基礎上行動的結果。一個純粹的思想家是難以做到的。”不錯,胡適是有思想,有行動,是執“大旗”的領袖。可是,作者為什么不把胡適執的是什么“大旗”亮出來?試問:作者如此狂熱地頌揚這個在“中國政治史上”以反共為其“特出的思想要旨”,執反共“大旗”的反共領袖胡適,意欲何為?造這種輿論為的什么?
有人公開主張開歷史倒車,說:“退回去,回到‘五四’,重新起步。”“百年回首,走胡適代表的方向……這是全人類都要走的必由之路。”①照這個邏輯,豈不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方向錯了?豈不是在中國建立共產黨也錯了?這是多么荒謬!
還有人說:“只有胡適思想在中國普及,中國人才有辦法,中國人才能坦坦蕩蕩地活下去,中國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甚至還說:“整個的西方社會,大致生活在胡適思想中。胡適思想是從整個西方社會的實際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你要反,如何反得了?”②這豈不是妄想樹立反共的“胡適思想”?夢想以“胡適思想”來“救”中國?
更有人提出并有人贊成說:“胡適是中國最早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人權運動人士”,“二十一世紀是胡適的世紀”。③那豈不是二十一世紀要高舉“胡適思想”旗幟了?
這些言論的荒謬性是多么明顯!它完全違背我國的憲法,違背我們的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
如果《廣告》和某些書刊這樣肯定和美化胡適能成立的話,這豈不意味著一系列的重大歷史是非都要顛倒過來?
如果全盤肯定代表資產階級反動思想的反共領袖胡適及其老師杜威的實用主義是“新”文化,豈不要把代表無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定性為“舊”文化,加以推倒?
如果肯定胡適是“中國新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豈不要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推倒、重寫?豈不要把真正的中國新文化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郭沫若等重新定位,甚至進一步打成反面人物?
如果肯定胡適是“中國新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豈不要把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科學論證和全面論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論》這本重要著作推倒?豈不要把我們的黨史書、歷史教科書都要推倒重寫?
如果這樣全盤肯定胡適,豈不要把上世紀5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胡適思想的正確批判全盤否定?
當年《中共中央關于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中說:“對胡適等人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批判,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學術批判和討論,應當是說理的,實事求是的,應當允許被批評者進行反批評……有不同意見的少數人保留自己的意見”。實踐的結果,黨史書中有結論:“對胡適派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廣泛批判……是必要的……對學習和宣傳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起了好的作用,有其積極方面”,但也“有把學術文化問題當作政治斗爭加以尖銳化的傾向,因而有其消極的方面。”④可是這個“傾向”并不能代表主流。
50年代批判胡適思想的正確性是無可辯駁的。那時胡適身在臺灣,他完全有為自己申辯和“反批評”的自由,他也確實收集了大陸批他的文章,貼在日記本里,并一再發誓要進行反駁。可是,在近十年時間中直到他死,卻沒有寫得出一篇為自己辯護或“反批評”的文章來,就像他對魯迅也寫不出一篇“反批評”的文章來一樣。這證明他雖有生花妙“筆”,如簧巧“舌”,無奈理屈詞窮,無話可說,無言可寫。⑤
特別是目前這股為胡適翻案思潮的泛濫,恰恰有力地證明了50年代批判胡適思想的必要和意義的重大。難道胡適思想的核心不就是反共、反馬列主義、反毛澤東思想嗎?現在為胡適翻案的事實恰恰證明過去對胡適思想的批判不是錯了,而是還很不夠、很不徹底。這才使得一些人至今還沒有認清胡適的真面目。
顯然,《廣告》和與之相呼應的書刊文章所造的全盤肯定胡適,為之翻案和加以美化的輿論,都是在違背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顛倒是非。這具有極大的欺騙性。這在思想、文化、政治、道德、學術領域中造成的后果和危害是無法用金錢或其他任何物質的東西來衡量的。因為那樣全盤肯定胡適,那就等于肯定胡適一生在政治上反共的罪行和學術研究中的錯誤都是正確的,都是后人應該繼承和發展的了。我們如果不立即起來拆穿這種謊言,等到這種謊言達到迷惑廣大群眾的時候,無數革命先烈和革命同志豈不要被當作“歷史罪人”來追究!這絕非危言聳聽!
二、評價歷史人物應以
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胡適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歷史人物?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只能以事實為根據,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來看他一生的立場、觀點、思想和行為。對任何一個歷史人物,我們都應采取具體分析的態度。胡適在歷史上,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期,作出過貢獻,我們不能抹殺,而且應作出公正的評價。胡適提倡用通俗的白話文來代替古文,這在當時確實起了反封建主義的巨大革命作用。雖然胡適本人始終沒有意識到甚至否認起過這個作用,他在文章中寫道:“我搜索我半生的歷史,我就不知道我曾有過‘與封建主義作斗爭的光榮’。壓根兒我不知道這四十年的中國‘封建主義’是個什么樣子”。⑥胡適認為中國不存在封建主義,因而不承認自己反對過封建主義。我們認為對于胡適自己意識不到和不承認的這個功,不僅應當承認而且應給予足夠的評價;對于后來胡適所作過的其他學術研究,凡是確有價值的貢獻,我們都應承認并給予應有的評價。
1、胡適以“自由世界”、“自由中國”所“公認的反共領袖”自居,是有代表性的反共政治人物。他贊頌和崇拜秦檜、“偉大的君主”溥儀、袁世凱、蔣介石和杜勒斯,他對外屈從帝國主義對內反共反人民的歷史之長久、思想之頑固都不亞于蔣介石和汪精衛。對反共領袖胡適及其反共歷史的全盤肯定和無限美化,豈不是明目張膽地對中國共產黨、革命人民及其革命歷史的全盤否定嗎?
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所締造和領導的。新自由主義精英們懂得“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辦法就是為共產黨和革命人民的對立面——反共反人民的歷史人物翻案。從而否定中國共產黨光榮革命歷史以及領導地位。這確實是一個關系到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新中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現在,擺在13億人民面前的是:還要不要共產黨的領導?要不要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不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來評價歷史和歷史人物?難道我們還能低估這股翻案思潮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嗎?
2、鄧小平曾說過:“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里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可是,多少年過去了,至今不少地方還沒有糾正這個失誤。一方面是許多人不關心思想政治、不學習歷史、不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宣傳教育,更不批評和抵制唯心主義;另一方面,有些人鼓吹唯心主義,對歷史和反動的歷史人物大刮翻案風,也得不到批評和制止。這已造成人們思想理論上的嚴重混亂。我們必須改變這個局面,否則后果是難以設想的,將會后悔莫及。
胡錦濤總書記在政治局學習會上強調說:“要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認真學習我們黨的歷史、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要注重用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來教育黨員干部和人民”。⑦顯然,總書記這個《講話》是代表黨中央對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重要指示,這是非常及時,完全正確和必要的。我們應該響應胡錦濤總書記和黨的號召,維護黨的領導,學習我們黨的歷史、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堅持和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我們在整個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始終應該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①②《胡適還是魯迅》第31、33;7—8頁。
③見《炎黃春秋》2003年第6期第59—60頁。
④見《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第312頁。
⑤參見《年譜》第401頁和多處《日記》所記。
⑥《胡適全集》第22卷第300頁。
⑦《人民日報》2003年11月26日。
(作者單位:中共江蘇南通市委黨校)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4期文學創作與思維形式應用□理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