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仲良

7月25日,記者就其他問題采訪長虹有關人士時了解到,長虹“最近可能在做一件跟互聯網有直接關系的事情”。但是該人士表示,由于尚處于保密狀態,具體的細節不得而知。幾經周折,記者終于打探到這件事情的詳細內幕:長虹正式開通網上交易平臺,進軍電子商務領域。
進軍電子商務
“目前我們正在公司內部進行包括相關功能模塊、交易流程等內容的測試,預計9月初正式向外界推出一個獨立的B2C交易平臺。”長虹電子商務事業部部長趙映說。據悉,今年4月份,趙映就帶領著一支主要由MBA、研究生等組成的10多人的團隊開始了搭建網上交易平臺的工作。目前,在長虹信息管理部的支持和配合下,該網上交易平臺的建設已經初步完成。
趙映介紹,在該交易平臺上,包括了普通CRT電視、平板電視、空調以及DVD等上百款長虹的產品。另外,還設置了在線互動、產品體驗廳、售后服務及有關增值服務等豐富的應用模塊。
據悉,為突出專業化的特點,長虹并沒有在其企業公共網站內設置該交易平臺,而是有一個獨立的網站在正式對外開放后,消費者只要登陸該交易平臺的網頁,點擊感興趣的家電產品,就可以閱讀商品詳細的產品介紹及最優惠的報價,如果愿意購買,就可以選擇購買,并可以通過在線支付系統進行結算。然后,在24~48小時里,就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把訂購的商品送到消費者的家里,并由長虹的技術人員提供完善周到的安裝和調試服務。
長虹電子商務事業部部長趙映解釋,由于初次涉足電子商務領域,長虹會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優勢進行定位?!俺跗谝蚤L虹產品作為基礎,然后逐步拓展產品線,但基本上會專注在家電、3C融合產品、IT等領域發展。我們的目標就是建成一個專注于家電、3C融合產品的、包含更多品牌的綜合性網站?!壁w映說。
響應戰略轉型
趙映指出,進軍電子商務并不是長虹心血來潮的沖動,而是與長虹目前的發展戰略有關。談到長虹公司的發展戰略,又不得不提到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
自2004年7月重新回到長虹后,趙勇就開始了自己的“新政”。根據趙勇描繪的發展藍圖,長虹將通過與優勢企業結盟的方式,強勢進入IT、通信、網絡產業,實現從終端產品提供商向系統技術提供商、服務提供商和內容提供商的轉變和從傳統家電企業向信息家電企業的轉變。
2004年10月,長虹加入“閃聯”,與聯想、TCL、康佳等企業共同努力,謀求制定3C產品的技術標準;2005年3月,長虹投資2億元人民幣成立國虹通訊數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定位于通訊終端、網絡終端及其他個人移動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2005年5月,長虹組建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開展與中國電信合作的ADSL業務和視訊業務,并逐步推廣IPTV、互聯星空與傳媒業務。而今年第一季度,四川長虹朝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為長虹完成了10%的銷售收入,成為國內第四大IT分銷商。
在撲面而來的信息化浪潮前面,趙勇乘勢而上,志在必得。趙勇看到,經過10年多時間的發展,互聯網應用正進入成熟期,很多商業模式開始獲得成功,同時隨著網絡用戶的快速增長、3G的上馬以及3C的融合,基于互聯網的更多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涌現。趙勇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開展電子商務是長虹進軍互聯網的一個不錯的首發項目。
除了希望鞏固領先的信息家電制造商的地位外,趙勇還希望長虹能成為一個有影響的互聯網內容提供商。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可以利用長虹的現有產品以及銷售、服務網絡等資源,能夠發揮出長虹的優勢;同時開展電子商務,也是長虹自身在銷售創新和渠道創新方面的一種探索。
據趙映介紹,經過長達9個多月的市場調研和分析,趙勇最終在今年4月份正式啟動了電子商務業務。在隨后的幾個月時間里,趙勇還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議,并親自協調各方面資源,積極推進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
作為電子商務業務的負責人,趙映與長虹也有著不解之緣。1994年,大學畢業的趙映進入長虹從事產品銷售工作。其后的8年時間里,趙映先后負責長虹在河南、江蘇、浙江等地的產品銷售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2002年6月,趙映辭職離開長虹,在成都成立了一家網絡公司,從事互聯網相關業務的開發和運營。2005年6月,由于長虹業務拓展的需要,既熟悉長虹公司情況,又熟悉互聯網運營的趙映受邀回到長虹,負責電子商務業務的籌備與推進。
資源整合求發展
眾所周知,電子交易平臺的搭建和日后平臺的運行與維護都需要不少的資金支持。雖然趙映沒有提供具體的數額,但是他強調,長虹并沒有投入多少資金。他進一步解釋,由于長虹目前的信息化建設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水平,交易平臺的建設基本上是在公司現有信息應用平臺上增加了相關的應用模塊而已。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長虹在信息化建設上的投入達2000多萬元人民幣,今年預計要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在內部信息化方面,長虹ERP系統已經覆蓋銷售、采購、財務、服務四個領域,無紙化辦公工作進展迅速。今后3~5年內,長虹的信息化建設將達到韓國三星公司的水平。
為保證電子商務業務的順利發展,在物流配送方面,長虹已經根據需要對遍布全國的200多家分公司進行了相應的流程梳理,以便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門對門服務,并積極與專業的物流公司合作,對長虹的物流配送網絡進行有效地補充。同時,在支付方面,長虹開通在線支付功能,支持國內主流的銀行卡(工行、農行、建行、招行、民生、廣發、深發、光大、廣銀聯、廈銀聯),用戶可方便地進行支付。
此外,利用遍布全國各地的200個分公司的網絡優勢,長虹還靈活地對彩電、空調等產品開展貨到付款業務。消費者只需在網站上選擇自己需要的產品,然后留下詳細的送貨地址,長虹公司就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把選定的商品送到消費者家里,完全消除了消費者付款后收不到商品的疑慮。
對于該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前景,電子商務事業部部長趙映相當有信心。趙映認為,除了能有效地整合相關資源外,長虹的品牌知名度和超過1億的用戶規模是長虹電子商務業務能夠迅速發展的有力保證。根據世界品牌實驗室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長虹品牌價值達到398.61億元人民幣,是國內4家入選“世界品牌500強”的企業之一,在國內擁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同時,長虹產品過硬的質量、完善的售后服務也在廣大用戶中擁有較高的口碑。
趙映指出,對于一些特殊的高端產品和個性化產品,比如長虹65英寸等離子電視、55英寸液晶電視,以及移動電視、DVD等個性化產品,由于購買群體相對較小,因此并不適合在所有的地區和賣場大量出樣。但這樣又可能導致部分潛在客戶沒有機會接觸產品,從而失去銷售機會。而通過網上交易平臺,對這類產品感興趣的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從網上了解并購買到自己喜歡的產品。
“隨著正式的宣傳推廣活動的展開,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通過電子交易平臺來購買自己喜歡的產品?!壁w映說。
采訪手記
雖然有各方面的優勢,但是長虹進軍電子商務的道路并不平坦,發展中面臨著各種風險。
首先,如何在短時間內擁有可觀的用戶流量和交易量。就整個電子商務的市場環境來說,雖然目前呈現出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在信用安全、在線支付方面的瓶頸問題,許多消費者對網上購物還保持比較謹慎的態度。雖然可以在前期通過各種媒介和渠道來進行廣泛的宣傳,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但真正到網站上購物的人數很難在短時間內激增。
其次,如何與專業家電連鎖商進行競爭。目前,大多數國內消費者尚未完全形成網上購物的習慣,許多用戶對于大件、貴重的商品都傾向于到商場進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如今,國美、蘇寧等專業的家電連鎖賣場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它們在產品促銷方面的強大吸引力,使得這些專業的家電連鎖賣場成為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的重要渠道。雖然網上的商品可以節省下這些專業連鎖賣場的“進場費”,但是網上的商品并不能保證其在價格上比專業連鎖賣場更具有優勢。另外,國美、蘇寧等幾乎每個周末都要進行具有相當誘惑力的市場促銷活動,而且這些活動的信息總是能提前傳達給消費者。如何保證網上商品交易信息的及時、有效的傳播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如何與其他電子商務企業展開競爭。目前,國美、蘇寧以及北京大中、山東三聯等企業也已經開通了各自的網上交易平臺。憑借著在現實中的影響力,這些企業的網上交易平臺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光臨。據有關業內人士介紹,作為地區性的專業連鎖商,山東三聯每年網絡上的銷售額就超過1億元人民幣;而蘇寧每年的銷售額也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顯然,先行者們已經完成了各自的“搶灘”行動,來自這方面的競爭也構成了對長虹最大的威脅。
其實,早在2000年,在第一次互聯網熱潮的沖擊下,海爾、春蘭、美的等國內家電企業就紛紛開通“網上商城”,希望借助網絡的力量來促進產品的銷售。但是,記者最近登陸這些網站后發現,除了海爾的“網上商城”還能正常運行外,其他企業的網上交易平臺則完全成了產品展示廳,根本無法進行網上交易。雖然不排除當時眾企業盲目跟風的因素,但是,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家電企業進軍電子商務的難度并不小。
當然,在趙勇的主持下,長虹的電子商務業務形成了比較清晰的發展戰略和運營模式,并且業務推進非常迅速。我們相信,長虹電子商務的未來值得繼續關注和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