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石山區是南昌毛南族賴以進行生產活動的基本作業空間。這里資源稀缺,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繁。解放以來不同時期土地政策的導入對南昌毛南族農民收入及生態保護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980年土地承包制使農民收入首次出現了快速增長。但當前南昌農民收入尚處在較低的水平。提高當地土地單位面積產量、鼓勵山區人口向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流動、鼓勵山區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實現資源與生態的永續利用及山區農民收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毛南族;資源生態;土地制度;農民收入;變遷
[作者]黃潤柏,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南寧,530021
[中圖分類號]F12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05)01—017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