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真學習,統一思想,深刻理解發展紅色旅游的重大意義
(一)發展紅色旅游是新時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發展紅色旅游,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重大戰略部署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黨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奮斗歷程中,形成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紅色旅游就是以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通過發展紅色旅游,把我們黨的光輝歷史、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跡,作為開展思想道德建設的珍貴教材,使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這對于幫助大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擁護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紅色旅游是新時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種創新
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與知識性、科學性、娛樂性、趣味性相結合,深入淺出,寓教于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取得實效。
旅游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陶冶性情、增長學識的教育手段。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充分發揮旅游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特點,把當前亟待加強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主動參與的活動之中,通過手段和方式的創新,寓教于游,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動形象,入耳、入腦、入心,不僅可以迅速擴大教育的范圍,還能夠大大增強教育的效果,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理想境界得到升華。紅色旅游將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強大的生命力,成為范圍廣、影響大、效果好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新方式。
(三)發展紅色旅游是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
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加快推進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分布在全國17個省區市的241個老區縣,89%位于山區和丘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地方財政收入都比全國縣市平均水平約低20%,經濟社會發展滯后。革命老區的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可以轉化為經濟優勢。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社會影響力巨大,具備了開展紅色旅游的良好條件。同時,許多老區環境秀美、景觀奇特,發展旅游的資源優勢十分突出。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可以有效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使老區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鮮明;可以更好地整合自然環境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紅”“綠”結合,優勢互補,為旅游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實現以“紅”帶“綠”、以“綠”托“紅”的格局;可以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發揮旅游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目前,全國各地的紅色旅游景區,每年旅游綜合效益約為200億元。紅色旅游已經成為一批革命老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四)紅色旅游的發展現狀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還有差距,我們的任務光榮而艱巨
經過多年建設,我國發展紅色旅游已具備一定基礎。各地已初步建成一批有影響的紅色旅游景區,全國每年參加紅色旅游的人數已達一億人次。但按中央把發展紅色旅游作為新時期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經濟工程進行建設的要求看,還有不少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一是有些內容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二是資源開發缺乏統籌協調,尚未充分形成發展紅色旅游的整體合力;三是產業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行、游、住、食、購、娛相配套的產業體系;四是投資不足,景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五是交通建設有待加強,路況亟待改造;六是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挖掘、保護不夠。
二、明確任務,抓住重點,積極推進《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
去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是黨中央、國務院指導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推進《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把握好:
(一)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規劃綱要》所確定的指導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主要載體,進一步加強對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發揮旅游產業優勢,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通過政府組織引導、社會積極參與,加強重點項目建設,改進和完善薄弱環節,全面提升紅色旅游開發和管理水平,促進紅色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規劃綱要》對發展紅色旅游提出了四條需要堅持的原則: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則。就是要將發展紅色旅游同資源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同推動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相結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紅色旅游是一項長久的事業,我們一定要注意把握紅色旅游的發展方向,加強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為子孫后代留下一份珍貴的遺產。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項目開發的現狀,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通過填平補齊解決好影響紅色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絕不能不分東西南北,不論環境承載力大小,一律上新項目,一味擴大建設規模。發展紅色旅游要突出產品特色,不能片面強調建設規模,要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條件,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實事求是地確定重點建設項目,把握好建設規模和標準,避免過度開發對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和周邊環境造成破壞。按照以人為本、勤儉節約的精神,做到樸素實用、功能完善。
堅持統籌協調的原則。就是要整合資源,形成綜合優勢,點線面有機結合,通過“紅”“綠”資源的綜合開發,形成具有特色的區域和線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堅持發展紅色旅游與發展生態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農業旅游等密切結合,形成綜合型、復合性的旅游產品,增強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特別注意協調好紅色旅游與相關區域的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交通建設、環境保護、風景名勝、文物保護等規劃的銜接,使紅色旅游的發展真正融入到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更大作用。
堅持多方參與的原則。就是廣泛利用社會資源,采用多種方式,廣開融資渠道。發展紅色旅游,要堅持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并重,充分發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公共項目主要靠政府投資建設,考慮到紅色旅游和革命老區的實際情況,國家將給予一定支持,地方政府更要積極發揮作用。經營性項目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可以通過特許經營權出讓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只有社會各界動員起來,多方籌措資金,紅色旅游才能出現新的建設局面。
(二)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主題
《規劃綱要》提出圍繞八方面內容發展紅色旅游:一是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黨建軍等重大事件,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創建初期奮斗歷程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東方曙光”;二是反映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建立革命根據地、創建紅色政權革命活動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革命搖籃”;三是反映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和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大無畏革命精神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萬里長征”;四是反映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光輝歷史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抗日烽火”;五是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的重大戰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彰顯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解放、奪取全國勝利、建立人民共和國奮斗歷程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走向勝利”;六是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愛國統一戰線,同心同德、同仇敵愾的團結奮斗精神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民族團結”;七是反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成長經歷和豐功偉績,以及他們的偉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跡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偉人風范”;八是反映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跡,彰顯他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浩氣長存”。
(三)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目標和實施步驟
《規劃綱要》提出的近期目標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加快紅色旅游發展,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二是培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三是配套完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四是重點打造100個左右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五是重點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展示和宣傳講解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六是實現紅色旅游產業化,形成持續發展能力,成為帶動革命老區發展的優勢產業。
《規劃綱要》的規劃期確定為2004—2010年。規劃的實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4—2007年。這一階段以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左右“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重點,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初步形成紅色旅游發展的框架;第二階段為2008—2010年。這一階段主要是進一步鞏固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實現規劃目標,推動紅色旅游全面發展。第一階段是我們當前工作的重點。
(四)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主要任務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當前發展紅色旅游的主要任務是建設“五大體系”。需要說明的是:
1.建設精品體系。要形成重點紅色旅游區、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系統集成,構建起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的新格局。精品體系的項目內容要有吸引力,產品要素結構要齊全,基礎設施要完備,導游解說要生動,接待服務要規范,監督管理要到位。
2.建設配套交通體系。要充分利用現有設施,通過對現有各類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高水平,使其滿足日益增長的紅色旅游交通需求。要在現有的公路、鐵路和民航機場規劃的基礎上,對屬于紅色旅游直接配套的項目,加快前期論證工作,爭取提前建設。同時,加強調度,增加運力,滿足需求。
3.建設資源保護體系。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對重點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加大保護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遺址、文獻、建筑等得到妥善保護。
4.建設宣傳推廣體系。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籍、報刊、網絡等媒體,為發展紅色旅游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建設產業運作體系。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轉變觀念,改革落后的管理體制,在景區的開發、經營、管理等方面,根據紅色旅游的特點和要求,采取靈活的政策措施,鼓勵各方面積極參與紅色旅游的開發經營。
強調五大體系建設,就是為了強化紅色旅游工作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五大體系也是從工作任務分工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承擔五大體系建設任務的各部門、各方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三、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推進紅色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抓緊制定工作方案
各有關部門要繼續抓緊配套文件和工作方案的制定、出臺和實施。各地也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盡快進入實質性工作階段,認真落實中央的各項部署。
(二)按時完成重點景區建設方案的編報
建設好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建設紅色精品體系的核心和基礎。各地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個部門印發的《關于編報2005—2007年重點紅色旅游景區建設方案的通知》要求,盡快結合《規劃綱要》的貫徹,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填平補齊的思路,實事求是地提出建設項目。省級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把關審核,把握好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和建設投資。
(三)盡快啟動紅色旅游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綱要》提出要編制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規劃。這項工作由國家旅游局統一牽頭,各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都要給予大力支持。
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規劃綱要》確定的原則,切實做好當地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四)加大區域統籌合作的工作力度
《規劃綱要》規定,相同主題的項目,原則上全國只建設一個,這主要是指重大項目。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基本上是跨省區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很多也是跨省的。所以,區域協調、跨區合作非常重要。各地要積極主動地搞好區域之間的協調,密切配合,在項目選擇上統籌兼顧,形成合理分工和相互促進的格局,防止各自為政、爭搶項目、自成體系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五)科學合理地做好資金安排
紅色旅游產品開發不是單純的項目建設,在資源配置、市場定位、項目建設與管理、宣傳教育推廣等方面,需要進行合理的策劃和安排,需要針對項目的特點,加強薄弱環節的工作。只有系統把握開發建設中的諸多要素,才能提高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水平。
發展紅色旅游的資金,要充分發揮國家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國家主要是加強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和革命文物保護的投入,支持的重點是中西部地區。各地要把紅色旅游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安排好必要的資金。
(六)加強組織領導
《規劃綱要》明確成立全國紅色旅游工作協調小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國家旅游局負責同志牽頭,民政部、財政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文化部、民航總局、國家文物局、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等部門負責同志任成員,負責研究解決發展紅色旅游中的重大問題,檢查、監督規劃實施情況。
按照統一協調、分工負責、形成合力的原則,《規劃綱要》還明確了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工作分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要按照《規劃綱要》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落實相關責任,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強統籌保障,將發展紅色旅游的各項工作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