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15日)
一、金融、財稅體制改革
保險資金直接投資股市取得實質性突破。中國保監會、中國證監會2月15日下發《關于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及《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登記結算業務指南》,明確了保險資金直接投資股票市場涉及的證券賬戶、交易席位、資金結算、投資比例等問題。目前,有關保險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的制度建設、風險管控、操作細則及市場監管等工作都已有章可循,這標志著保險資金直接投資股票市場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企業年金入市即將正式啟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月4日發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同時發布配套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運作流程》、《企業年金基金賬戶管理信息系統規范》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專家評審規則》等三個文件,這四個文件的出臺,標志著企業年金進軍資本市場將進入實質行動階段。
中國銀行對監察稽核機構實施垂直管理。中國銀行日前決定整合監察、稽核資源,成立監察稽核部,對下級行監察稽核業務實行垂直領導。監察稽核部負責實施對總行各部門、一級分行、海外機構的監督稽查,向董事會及其稽核委員會報告工作,紀檢監察工作直接向黨委報告。一級分行成立監察稽核處,負責對二級分行及以下機構實施監督檢查,向本級黨委報告,業務受總行監察稽核部的垂直領導。新的監察稽核體制的建立有利于強化內部管理和約束,增強監察稽核的獨立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資產折舊與攤銷政策執行口徑明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通知,明確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企業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政策的執行口徑和征管工作。通知明確,財稅〔2004〕153號文件規定按不高于40%比例縮短折舊年限進行折舊的固定資產,是指企業在2004年7月1日后新購置的固定資產和2004年7月1日前購置并尚未折舊完的固定資產。通知的發布有利于進一步貫徹落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稅務總局明確期貨經紀公司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通知,明確規定,對實行統一結算、統一風險控制、統一資金調撥、統一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期貨經紀公司所屬營業部,應以期貨經紀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期貨經紀公司應在公司總部所在地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加強總機構提取管理費稅前扣除審批管理。為進一步加強總機構管理費的管理,規范總機構管理費的稅前扣除,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稅務機關認真落實好有關文件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提取總機構管理費稅前扣除的審批管理;同時要求,各級稅務機關應將總機構提取的管理費納入正常稅收管理;通知還對總機構管理費稅前扣除的審批權限進行了適當調整。
二、國有企業與壟斷行業改革
國務院會議研究國有企業關閉破產工作。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2日召開,研究國有企業關閉破產等工作。會議原則同意有關部門提出的國有企業關閉破產工作規劃。會議要求,這一工作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按照法定程序規范操作,嚴格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切實維護關閉破產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安排好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持社會穩定。國有金融機構要認真履行審查職責,妥善處理有關債務,保證關閉破產工作順利進行。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行兼并、重組,促進國有困難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會議指出,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是在特定時期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而采取的一項特殊政策。在各方面條件具備后,要通過法律途徑、市場方式解決企業退出問題。
第二批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啟動。國資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還有辦社會職能的74戶中央直管企業已全部納入今年啟動的第二批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范圍,這一工作力爭在今年年底前結束。從今年1月1日起,第二批實施企業所屬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和公檢法等職能單位,將一次性全部分離,并按屬地原則移交所在地人民政府管理,具體移交級次,由有關中央企業與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協商確定。企業醫院、市政機構、消防機構、社區機構、生活服務單位等分離問題,由企業與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協商確定,鼓勵企業辦社會機構通過市場化改革進行分離。
中央企業加快制度建設鏟除腐敗。國資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中央企業要將反腐倡廉貫穿于企業改制、資產重組、產權交易、資本運營、投資決策、選人用人等關鍵環節,通過深化改革逐步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一是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二是要圍繞財權、物權、事權和用人權,健全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建立重大決策責任制度和風險防范內控機制,制定并完善企業一系列管理制度及措施;三要積極探索發揮監督約束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完善權力運作的制衡機制,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子公司監事會等監督主體作用,統一指揮協調,形成監督合力;四要注重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加強監控。
三、地方改革
浙江規范地方政府舉債。浙江省日前制定《關于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文件,待省政府批準后將頒布實行。《意見》決定要把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列入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一般不應超過本級政府當年財力規模,要建立政府公共建設項目決策機制,重大項目可進行社會聽證。而且,各地政府主要領導人作為責任人要簽訂政府債務責任狀。如果有違規擔保、盲目舉債等行為造成浪費、損失,或因工作失職造成無法按期還本付息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浙江省將成為我國首個公開規范地方政府舉債的省份。
北京城軌首次公私合營。香港地鐵公司聯同合營伙伴與北京市政府2月7日草簽了北京地鐵四號線項目《特許經營協議》,據悉,這是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首個以公私合營模式進行的項目。
北京促進城市低保就業服務對象實現就業。北京市日前出臺《建立促進城市低保就業服務對象就業機制暫行辦法》,力促城市低保就業服務對象實現就業。《辦法》規定,低保就業服務對象應進行就業服務登記,并接受職業指導,參加職業培訓。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低保申請人不進行就業服務登記、不接受職業指導和培訓,或三次不接受推薦就業,將不予受理低保申請。《辦法》在社會福利與職業掛鉤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其他領域改革
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2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辦法》共九章四十二條,除總則和附則外,分別對特許經營當事人、特許經營合同、信息披露、廣告宣傳、監督管理、外商投資企業從事特許經營、法律責任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建設部、鐵道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自3月1日起實施。《辦法》除了在招標投標程序方面依據《招標投標法》作了相應規定外,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一是總承包招標中的貨物招標;二是貨物招標應當具備的條件;三是招標內容的核準;四是投標人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五是對有關投標人同時投標的限制;六是兩階段招標。《辦法》規定,適用對象只限于與工程建設項目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
建設部要求建立城鎮房屋拆遷公示和聽證制度。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城鎮房屋拆遷中要建立健全拆遷公示和聽證制度,加強拆遷補償資金的監管。今年要繼續嚴格控制拆遷規模,堅決制止不切實際的大拆大建行為,堅決制止違法強制拆遷行為。要堅持先安置、后拆遷,凡安置資金不到位、安置方案不落實、被拆遷人沒有得到依法合理安置的項目,一律不得拆遷。同時,各地要嚴格拆遷行政裁決程序,嚴格市場準入。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健全拆遷信訪工作機制,依法查處房屋拆遷中的違規違法行為。
我國將首次審計國外援助項目執行情況。我國今年將首次開展對國外援助項目執行情況的審計調查,這不僅對加強項目的資金管理、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發揮積極的作用,還將填補我國政府審計在國外援助項目領域中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