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整天想著的就是自己的學生,連在辦公室里聊著的還是學生,看看這里的一段對話:
“小怡是個不錯的孩子吧。”
“好——她把同桌的練習本都撕了。”
“怎么回事?”
“……”
“還是可以原諒的?!?/p>
“怎么這么說呢?!?/p>
“我小時候也撕過同學的本子……”
最后這句話觸動了我,后來還說了些什么,我沒怎么在意。小怡的身影和我小的時候重疊在一起。對于小怡的行為,我該怎么對待呢?是簡單地批評教育嗎?也許我該像個朋友一樣和她聊聊。不過得找個時機,可不能一本正經,興師動眾起來。
不久這個機會來了。我和孩子們一起布置教室,小怡在這方面是蠻有天斌的,也很有熱情,這會兒她就在我身邊。我們一起蹲著,手里拿著畫筆、顏料,在墻上畫著。
我很直接地和小怡說道:“你最近有沒有做一件有點后悔的事?”
小怡點了點頭。
“是把小朱的練習本撕了吧。”
“是的?!?/p>
“肯定是他先來惹你的,你一生氣就沖動地把他的本子撕了?”
小怡又點了點頭,帶著不好意思的笑容。
“撕過就很后悔吧。”
“是的?!?/p>
“那以后還會這么沖動嗎?”
“不。”小怡邊搖頭邊肯定地說。
我開心地笑了小怡也笑了,笑容是那樣的燦爛美好。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