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描述】
這堂課也像往常一樣,復習以前的歌曲,然后就進入了新課。我拿出了五件樂器: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發(fā)到學生手里,請他們觀察。 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有仔細觀察的,有拿著樂器吹的,一時人聲、樂器聲夾雜起來,真可謂“人聲鼎沸”。 突然,傳來一陣優(yōu)美流暢的《加沃特舞曲》。原來是一個學生在吹單簧管。教室里一下靜了下來。后來有一位學生打起了節(jié)拍,所有的學生都跟著拍了起來。等他吹完后,教室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老師,你也吹一個。”“老師來一個!”學生們望著我,希望我能露一手。我笑了笑,雙手一攤說:“哎!Sorry,我不會。”“哈哈,老師也不會?!苯淌依锖逄么笮?,“噓——嘁——”學生發(fā)出各種聲音,有嘲笑的,聲音最響的是剛才吹單簧管的學生;還有的默不作聲,或許看老師怎么收場。我說:“每個人都不是全能的,我沒有學過管樂。當然為了這堂課,我特意學了一段時間??墒强磩偛拍俏煌瑢W吹得很好,我不如他,所以,我就請他當回老師,你們說好嗎?”教室里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反思】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學的一位老師,他很隨和,有朝氣,有活力,喜歡開玩笑,同學們都喜歡他。所以,當我成為老師時,我也努力使學生喜歡我。
在本課的教學中,試想:學生起哄,我放不下面子,大聲呵斥,會是什么效果?或者,我拿起樂器很笨拙地吹奏,錯誤百出,又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我還不如“實話實說”,請學生演奏。一則,可以給學生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空間,“以輕松幽默的、誠實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你會贏得更多的尊重”;二則,可以使學生對管樂的吹奏留下更深的印象。
音樂課,學生一般比較活躍,這樣也比較有利于教學。因為受主體情緒的影響,人的感知、注意、思維等活動,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但有的老師怕亂,怕不利于組織教學,怕老師的威信受到挑戰(zhàn),所以會壓制學生,造成教室里“紀律很好,學生很規(guī)矩”的現(xiàn)象。其實,我看大可不必。只有當課堂生動有趣時,學生的興趣才濃厚,思維也才活躍,接受能力才強。上課學生愿意動,這正說明學生有一定的參與性、積極性,愿意實踐。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工農(nóng)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