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作為一個新聞愛好者,第一次舉起相機拍新聞照片,沒想到在省級黨報《河南日報》(2005年5月18日)和《河南日報·農村版》(2005年5月17日)上了兩個頭版,這雖為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筆者以為,拍新聞照片要有“三心二意”,才能拍出好的新聞照片來。
“三心”即細心、耐心和信心;“二意”即吃透“黨意”和“民意”。
2005年5月15日是伊川縣白沙鄉集會時間,筆者外出時發現在白沙鄉農村信用社的大廳里人山人海取款的情景,這使我想起前幾天母親拿的一個信用社的存折,存折的“注釋”項為“糧補”。母親還高興地對我說,現在咱家里種糧不僅不用繳農業稅了,上面還給咱發了種糧補貼呢。我想這一定是農民們趁趕集的時間來取“糧補款”了。我迅速回到家里取來相機,和信用社的工作人員說明來意后,在不打擾他們辦公的情況下自己拿著相機在那里“蹲點守候”。時間一長,取款的農民也便對筆者沒有了介意,他們該說的說,該笑的笑,時不時還有人從內心里評價兩句這次黨的“糧補”政策如何好,說笑聲充滿著信用社的取款大廳,當然我也在耐心的守候中抓拍到了農民喜領“糧補款”自然而精彩的畫面。
現在全國上下正是關注“三農”問題的熱潮時期,黨的政策能否在基層得到真正的貫徹,農民對黨的政策有何反應,這是黨報最為關心的問題。而這些深入到基層的鮮活新聞可能正是黨報所急缺的稿子。一次能中兩個頭版,我想這應該歸功于堅持吃透“黨意”和“民意”這兩頭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