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是鞏固消化所學知識的有效手段,同時又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最佳載體。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熱潮,許多老師正對作業設計進行著大膽的創新,五彩紛呈的作業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我在任教浙教版小學語文第10冊時,選擇了一些符合素質教育需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主的新穎作業,可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卻令我有些意外。
案例:選自《憶鐵人》一課的作業。
鐵人始終是群眾的知心人,他在家,屋子里(),();他出去,身邊是()。他們是來談心的,“告狀”的,要他()的,要他()。
這段文章寫得很概括,請根據課文的描寫,想像鐵人面對來找他的群眾,會是怎么做,怎么說,然后以“有一天,我看到……”為開頭,把一個具體的場面寫出來。
★有一天,我看到
課后,我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和心理進行了探究,發現學生在面對這類作業時主要持以下幾種作業態度。
(1)對開放性作業有自己的構思,并對創新表達有自信心的學生占11%。
(2)擔心自己的想法太離譜,而被老師否定,所以應付答題的學生占33%。
(3)由于害怕太多的錯別字會影響成績而造成表達不清的學生占45%。
(4)對這種作業沒有信心,擔心自己的答案會遭到同學取笑,老師批評而完全放棄的學生占11%。
透過開放性作業這面“折射鏡”,我發現學生對自己的答案普遍缺乏自信;一部分學生還考慮到分數的關系,因而壓抑自己的思維火花;有些學生還在這類作業中變得自卑、膽怯。這些原因是如何形成的呢?反思以往的工作,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的作業評價方式。特別是開放性作業中只有采用科學、全面的評價,才能使學生的個性思維在作業中得到真正發展。于是,我將全班42名學生按A、B、C三個層次分成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的仍是傳統評價方式,實驗組則試用下列評價方式。
一、評價中采用起評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尊重他們的學習成果。評價時我改變過去的評分標準,采用了起評分,與體操項目中的起評分有所不同。這種打分不是以答案的精彩程度來評,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來評分。如同樣寫鐵人工作的一個具體場面,A組學生錯別字少,能具體寫下這一個場面即可得滿分。B組同學不僅要寫具體場面,而且還要做到語句流暢,人物言行生動。C組學生要得滿分除了達到以上目標外,還要求他們根據鐵人的工作特點和人物個性,抓住相應的對話,神態和行動描寫。不同的起評分,可以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取得不同的進步,體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老師肯定的喜悅。
二、評價中巧加創新分,激勵學生展示自己
傳統的作業評價有時會出現這樣尷尬的問題。同樣是寫鐵人工作的一個具體場面。B組學生想象合理,描寫具體,雖無創意,但語句流暢,最重要的是無一錯別字。C組學生答題質量高,內容有創意,可出現了幾個錯別字。結果可能C組學生的得分遠不如B組學生高。這種評價可能就此熄滅C組學生的思維火花,,同時在反饋中抹殺一大批學生的創造性。這時,巧加創新分,在指出存在問題的同時,又肯定學生的思維亮點,激勵他們勇于展示自己的個性答案。
三、評價中創設綜合分,鼓勵學生重樹信心
對多數學生來說,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開放性作業做得很滿意。這時將作業分數一次定死的話,可能會大大挫傷學生主動改錯的積極性,同時令他們對這種作業變得心灰意冷。我想,在作業評價中如果能創設綜合分,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即給學生第一次作業打個初評分,得學生修改后再打復評分,如果學生自己對前兩次作業覺得還不滿意,就可以提出申請,并允許他們第三次作答,教師相應打出第三個分數。經過多次評價,最后取綜合分。這樣既利于學生養成細心改錯的習慣,又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
四、評價中利用參考分,幫助學生樹立目標
傳統的評價方式使學生猶如井底之蛙,只看到自己的作業情況,無法看到別人答題的情況。因而修改時只會閉門造車,在原有基礎上訂正幾個錯別字而已,更別說取長補短,提高作業質量了。如果能采用學生自評分,小組互評分,教師總評分等多種參考分,使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指出別人的錯誤,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利用這些參考分,幫助學生正視自己的成績,樹立學習目標,開闊學生作業的思路,提高他們修改作業的創新意識。
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我在學期結束前,對班中的兩組學生進行同等測試。
★案例:本學期寫人的課文有()、()等,其中哪個人物留給你很深的印象?用幾句話說說為什么能留給你很深的印象?(不少于40個字)
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完成這類作業時,實驗組的學生明顯比對照組學生自信,而且明顯具有表述自己觀點的欲望和能力。對此,我又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實驗組學生能較好地完成作業,因為他們持有以下心理因素:
1.A組學生敢于表述自己的粗淺想法,雖然明知自己表述得不完整,但知道能得到相應的起評分,也就不害怕答題了。
2.B組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個性觀點,即使因為錯別字扣了起評分,但能加上相應的創新分,值得一試。
3.C組學生為了得到更理想的綜合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會寫出更有創意的答案。
實踐證明,采用開放式,個性化的作業評價能較好地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作業的質量,使學生的個性在作業中飛揚。
(趙佰映,浙江省慈溪市滸山街道碧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