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巧婦難為無米之飲”。作文也是如此,平時積累的素材多了,寫作文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而不會腹中空空,下筆無言。如何積累寫作素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從小學到高中,每個學生都有值得回味的故事,都有一次次心靈的感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做個有心人,從細微處見精神。細心觀察,勤于思考。有位學生寫了幫媽媽穿針引線的一件事,由于寫得真實感人,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
二、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中小學生語文教材中,課外讀物中有大量潛在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歸納,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達到合理利用。課文中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往往是文章思想的精華、語言的典范。如果能用得準確、恰到好處,無疑會給文章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2005年山東省高考作文以“雙贏”為話題,有的學生從生物學角度選取了“大豆和根瘤菌之間的關系”作為材料,寫得既生動又有說服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平時多閱讀報刊雜志上的優秀文章,留意電視、網絡上的國內外重大新聞,聯系生活實際,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寫作時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有情可抒,寫出的作品就會貼近時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通過記日記積累素材
每個人的記憶庫中都儲存著大量信息,只有及時整理才能從中提取有用的寫作素材。有些有益的信息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會變得模糊,甚至消失。記日記不但有利于整理保存信息,而且有利于積累寫作素材。
積累素材對寫作來說還只是基礎和開端,好比廚師為烹飪備下的原料,要想做出美味佳肴,還需要各方面的功夫。對于寫作者來說,擁有豐厚的材料儲備,再加上大量的閱讀借鑒和辛勤的練筆,寫出優秀作文將不再是什么難事。
(董 堃,山東省泗水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