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是大部分學生喜歡的教學風格,筆者在做學生的時候也往往對那些課堂上語言輕松活潑、幽默風趣的老師有特殊的好感,現在還記得一位小學老師講《草船借箭》中的一個小片段:“周瑜處心積慮,假借公事要整諸葛亮,諸葛亮表面裝不知,不動聲色,巧妙借箭,真借公事氣煞了周瑜。二人在這場‘刀里鞘,鞘里刀’的爭斗中諸葛亮占了上風?!睆碗s的內容被他講得深入淺出,活靈活現。
現在自己也是教師,覺得一個恰當的比喻,一個巧妙的歸納,一句流行語,加上一張和藹可親的臉總會讓課堂增色不少,可以潛移默化地把緊張、機械的課堂氣氛變得輕松、和諧。幽默是教學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語文學習化難為易,可以使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可以使師生心靈對接溝通。課堂上當學生走神時,一個幽默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有一次,于永正老師教授《翠鳥》這篇課文,準備學第三段時,發(fā)現小慶先是打哈欠,然后又與同桌小聲說話。于老師叫他起來,十分認真地說:“小慶,請你去逮一只翠鳥?!毙c茫然,于老師又認真地說了一次。“到哪兒逮呀?”小慶緊皺眉頭,不知如何是好。其他同學也都神色惘然?!澳憧磿?大家都讀第三段,看看到哪兒逮?看出來以后,告訴小慶?!贝蠹颐Φ皖^看書。還沒等別人發(fā)言,小慶就搶著說:“翠鳥不好逮,他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深,誰上得去呀!”而這正是第三段的內容。于老師哈哈大笑,問:“知道為什么讓你去捉鳥嗎?”小慶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于老師說:“逮翠鳥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你雖然沒有完成,卻幫助同學們讀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沒!”面對課堂上犯困、和同桌說話的學生,這位老師沒有批評指責,而是一本正經地讓他去逮翠鳥,借助這樣一個幽默的舉措,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使學生精神為之一振,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可謂一箭雙雕。
把流行語、新鮮事巧妙自然地引入課堂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投身學習。我一次在外校上公開課,一個叫李小根的學生連續(xù)回答對了兩次問題,我夸他:“果然是小李飛刀,例無虛發(fā)啁!”他得意得瞇了瞇眼,上課更積極了,隨時準備“出馬”。這種評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教師的幽默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要注意根據學生的思維或課堂突發(fā)情況,巧妙應對。將語言和體態(tài)有機結合,將預設語和隨機語有機結合,不拘于一種形式,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fā)生的情況而異。一次在中心校上示范課,學生突然起立喊“老師好!”(我上課一般是沒有此環(huán)節(jié)的),我隨即答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電視上“好迪”的廣告語)。當時沒覺得什么,只覺得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得很活潑、很主動。后來有的老師告訴我學生在寫人的文章中會經常寫到我,覺得我很容易親近,而且對于我當時的“脫口秀”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當然,充滿魅力的幽默雖然產生于即興,但卻往往植根于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yǎng)。教師必須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語言應形象生動,充滿親和力。
學生回答出現錯誤時,教師巧妙、機智的話語顯得彌足珍貴。它能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保護學生的心靈。他們自然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
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情、閱歷長期積累的結果。適當的課堂幽默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我們希望更多的幽默走進課堂。
(巫乃剛,安徽省肥西縣煙墩鄉(xiāng)胡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