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專業化”概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專業發展日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于“教師專業化”有一個內涵不斷豐富的動態過程,所以每個發展階段的專業化內涵也就各不相同。在現階段,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個體和教師群體的專業水平提高以及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的確立和提升的過程。這一含義應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指教師個體的專業水平的提高;二是指教師群體的專業水平的提高;三是指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的確立和提升。在推進教師專業化的過程中,要把教師個體、群體和教師職業專業三方面的發展相結合,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阻礙我國教師專業化的進程。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指出,社會職業有一條鐵的規律: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我國的語文教育已經從過去的“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但語文教學并沒有因指導思想的轉變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其主要原因是語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較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關鍵在于加速語文教師專業化建設進程。
二、專業化的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一)教育信念要求
教育信念是指教師自己選擇、認可并確信的教育信念或教育理念。所有的教師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師對所從事的工作深入全面,才能更準確、更靈活地把握教育規律,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專業化的語文教師應具備一種作為教育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掌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己任,具有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教師的專業理念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巨大動力。語文教師首先要熱愛語文。有了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才會產生內驅力,才能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二)知識要求
1.深厚的語文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包括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是指語文教師對傳統語文學科知識的背誦和積累;條件性知識是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實踐性知識則是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才能學到的知識。一名專業化的語文教師除了要掌握高等師范院校為培養合格語文教師而專門設立的語言學、文字學、文章學、文藝學等方面的知識外,還要學習怎樣才能高效率、高質量地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怎樣通過課堂實踐,讓學生如何學會學習,并會善于總結自己的課堂實踐經驗,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2.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
教育理論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育學、教學法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語文學科的發展具有廣泛的理論基礎。語文教師要把握學生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循其規律,順乎自然地進行教學,更好地培養動機,激發興趣,發展智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語文教師要求在“精”于語文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還應“博”于文化科學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厚積薄發,左右逢源。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綜合性,使語文具有“超學科”的特點,語文教學的內容幾乎涉及所有知識領域,這就為語文教師的文化知識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化的語文教師應博覽群書,成為知識的雜家才能適應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能力要求
l.熟練的語文教學能力
語文能力包括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閱讀、寫作和說話能力。專業化的語文教師應當敏而好讀,功于作文,善于視聽,巧于辭令,為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出榜樣。語文教師應該有課前備課能力、課堂的施教能力和課后的考核能力。在課堂上語文教師要具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能力的教學機智,并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網絡教學等教學手段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2.較高的語文教育科研能力
教學與科研關系密切,科研是教學的繼續和深化。語文教育研究能力主要表現在聽課評課、教學改革實驗和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以及組織教研活動等方面,是教師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地探索語文教學規律的一種能力。既會教學又會科研是專業化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
(四)自我發展需要和終身教育意識
教師的自我發展需要和意識使得在教師發展過程中終身教育思想成為可能,這種需要和意識能增強教師對自己專業發展的責任感,使自己的專業發展保持自我更新的取向。21世紀的教師角色是教育者,更是學習者、創造者。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態度研究語文教學,使自己的工作適應不斷變化的語文教育和社會變化。語文教師要有批判精神,勇于用懷疑的眼光看事物;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保持對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始終站在語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三、實現語文教師專業化的途徑
(一)主觀方面,語文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充分認識到終身教育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終身學習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需要。語文教師首先是一個有著積極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標追求的人,所以專業化的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以全新的眼光觀察和指導學生。語文教師為學生提供知識信息和方法咨詢,如果沒有與時代相適應的知識儲備,沒有與時俱進的先進教育思想,就無法勝任一名專業化的語文教師。
(二)客觀方面,建立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政策保證是十分重要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以及國家確定的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員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都在政策上為教師走向專業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但還需進一步完善。首先應加大政府對教師教育體系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培養教育工作者的高等師范院校的財政投入。第二,深化教師教育改革,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第三,教師專業化是一種趨勢,一種觀念,更應該是一種制度。教師的培養和聘用都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以便能從制度層面為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提供保障。教師繼續教育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又一重要途徑,要從政策上為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提供可能和方便。
總之教師職業的專業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政府、教育行政機構相關組織還是教師個人都需要付出努力。
(相萌萌 閆 鑫,山東省聊城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