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迪斯拉夫·茲古斯塔在《詞典學概論》中指出:“詞典編纂者應該意識到,所有他寫下的內容都會產生某些規范作用,因為詞典使用者有時候會遵從這些提法。”由此可見辭書對語言文字規范化有重要作用。而其突出表現,有學者認為是對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強化作用、引導作用和促進作用。辭書的自身規范因此顯得特別重要。
不過,金無足赤,辭書在自身規范方面,仍有一些不足。本文以《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以下簡稱《現漢》)為例,從標點符號、數字用法、注音三個方面分別舉例說明如下,請方家指正。
一、標點符號
1.1《現漢》中的省略號使用不規范,其表現是省略號用3個小點(…)表示(沒有用規范要求的6個小點表示),這一點筆者曾指出“凡例”部分的例子,實際上正文中也有不少例子,例如:
【自鄶以下】吳國的季扎在魯國看周代的樂舞,對各諸侯國的樂曲都發表了意見,從鄶國以下他就沒有評論(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比喻從…以下就不值得一談。(1667頁)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常數”(142頁)、“超過”(146頁)等條目中。
1.2《現漢》在解釋“著重號”、“專名號”、“頓號”、“逗號”時,括注中用作說明的標點符號不規范。
1.2.1【著重號】標點符號(·),用在橫行文字的下邊或豎行文字的右邊,……(1661頁)
按:著重號的規范形式是“·”,“·”是間隔號的形式,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標點符號用法》(下簡稱《標點符號用法》)中有明確規定。《現漢》解釋“標點符號”時也是用“·”作為著重號的形式,用“·”作為間隔號的形式(見1.2.4【標點符號】)
1.2.2【專名號】標點符號(——),用在橫行文字的底下或豎行文字的旁邊,表示人名、地名、機關團體名之類。(1649頁)
按:專名號的形式為“____”,“——”是破折號號的形式,這也在《標點符號用法》中有明確規定。《現漢》解釋“標點符號”時也是用“____”作為專名號的形式,用“——”作為破折號的形式(見1.2.4【標點符號】)
1.2.3【頓號】標點符號(、),表示句子內部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主要用在并列的詞或并列的較短的詞組中間。(322頁)
按:頓號的形式是“、”,不是“、”,后者不規范是體現在位置上(即位置太高),其位置《標點符號用法》有規定:“居左偏下”。《現漢》“標點符號”條中的頓號形式是規范形式(見1.2.4【標點符號】)。
1.2.4【逗號】標點符號(,),表示句子中較小停頓。也叫逗點。(307頁)
按:頓號的形式是“,”,不是“,”,后者不規范也是體現在位置上(位置太高),其位置《標點符號用法》有規定:“居左偏下”。《現漢》“標點符號”條中的逗號形式是規范形式:
【標點符號】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性質和作用的書寫符號,包括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等。(82頁)
1.3附帶一提,連接號的形式除了上述“標點符號”條(1.2.4)中列舉的長橫“——”外,還有短橫“—”、半字線“-”、浪紋“~”;專名號則還有浪線“~~~”。《標點符號用法》對此有詳細說明。“連接號”條(782頁)括注中的符號也只有長橫“——”。
1.4 此外,《現漢》在相同的情況下使用標點符號不統一,這也是不規范的。
1.4.1【簡譜】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及附加符號做音符的樂譜。(618頁)
【約數】②一個數能夠整除另一數,這個數就是另一數的約數。如2,3,4,6都能整除12,因此2,3,4,6都是12的約數。(1555頁)
按:同樣是數字間的間隔,一個用頓號、一個用逗號,前后不統一。宜都用頓號。
1.4.2 別 〈方〉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或習性(多用于“別不過”)。(87頁)
働 用于“勞働”,同“勞動”。(304頁)
【無任】〈書〉非常;十分(用于“感謝、歡迎”等)。
廣2 指廣東、廣州。注意廣西簡稱廣,限于兩廣(廣東和廣西)。(471頁)
菓 同“果1”①,用于水菓、紅菓兒等。(484頁)
按:同樣是引用的詞語,“別不過”、“勞働”、“感謝、歡迎”用引號,“水菓”、“紅菓兒”、“兩廣”不用引號,前后不統一。從規范來說,引用的詞語都應用引號。
1.4.3 摑gu‘摑’(gu i)的又音。(460頁)
釃 sh i ‘釃1’(sh )的又音。(1097頁)
誰 shi‘誰’sh i的又音。(1182頁)
阽 y n ‘阽’di n的又音。(1446頁)
按:同樣是讀音,在“摑”、“釃”后用括號,在“誰”、“阽”后不用括號,兩者不統一。宜都用括號來表明是補充說明。
二、數字用法
《現漢》中數字用法不規范主要表現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數字在表示數值的范圍時兩數值之間的連接號用了短橫“—”而沒有用浪紋線“~”,還有的地方用“到”來表達,體例不統一。另外,同類詞語中的數字表達有的用阿拉伯數字,有的用漢字數字,兩者不統一,這也是不規范。例如:
2.1【常溫】一般指15—25℃的溫度。(142頁)
【高壓電】工業上指電壓在3,000—11,000伏的電源。……。(418頁)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8.6規定:
阿拉伯數字書寫的數值在表示數值的范圍時,使用浪紋式連接號“~”。
示例:150千米~100千米-36℃~-8℃ 2,500元~3,000元
由此可見,上引釋義中的“15—25℃”、“3,000—11,000伏”是不規范的,不符合《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中間的連接號應用“~”,即“15—25℃”應改為“15~25℃”,“3,000—11,000伏”應改為“3,000~11,000伏”。
(根據示例看,表示起始點的數字后面最好也應有計量單位。即“15—25℃”最好改為“15℃~25℃”,“3,000—11,000伏”最好改為“3,000伏~11,000伏”。可作旁證的是,《標點符號用法》作為國家標準發布時,將原文件關于連接號的表述部分例句中的“1000— 1500公斤”改為“1000公斤~1500公斤”。《現漢》也有個別表示起始點的數字后面有計量單位,例如139頁“長波”:【長波】波長30,000米—3,000米(頻率10—100千赫)的無線電波。……。)
除以上兩例外,同樣的情況還見于“超短波”(146頁)、“大鴇”(226頁)、“低頻”(267頁)、“低燒”(267頁)、“貓熊”(854頁)。
附帶一提,《現漢》有時用“到”代替連接號表示范圍,例如:
鱚魚,體長6寸到7寸,……(1350頁)
其實宜改用連接號,以做到統一和規范。參考:鳈 魚類的一屬,體長5-6寸,……(1051頁)
2.2【元謀猿人】中國猿人的一種,大約生活在一百七十萬年以前,……。(1546頁)
【藍田猿人】中國猿人的一種,大約生活在60多萬年以前,……。(750頁)
【北京猿人】中國猿人的一種,大約生活在70-20多萬年以前。……。(54頁)
按:以上三個屬同類詞條,在它們的釋義中,同樣用數字表示時間,“元謀猿人”用的是漢字數字,“藍田猿人”、“北京猿人”用的是阿拉伯數字,兩者不統一。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4.2規定:
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是漢字數字……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又很得體的地方,特別是當表示的數目比較準確時,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遇特殊情形,或者為避免歧解,可以靈活變通,但全篇體例應相對統一。因此,上述“釋義”中的數字宜統一,最好都使用阿拉伯數字。
這個數字不統一的問題,溫昌斌在 也曾提到,不過,他只提到科技術語釋義中的表現。從本文例子來看,這種表現不僅僅局限在科技術語中。
三、注音
《現漢》中注音不規范主要表現是:讀輕聲的字在讀原調。例如:
3.1坊:f nɡ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作~|油~|染~|粉~。(356頁)
按:根據《現漢》,舉例中的“作坊”(1683頁)、“染坊”(1056頁)的“坊”均為輕聲的·fanɡ。因此從語音實際來說,將“作坊”、“染坊”的讀音標為“ f nɡ”,這是不規范的,不符合它在普通話中的標準讀音,也誤導讀者學習普通話。
這樣的問題,《現漢》可以用括注來解決:單字條目后的舉例碰到不讀原調而讀輕聲的字時,該輕聲字后面用括注提示其實際的讀音。參考:
爺 y③對長一輩或年長男子的尊稱:大~(d ·ye)|李~|四~。(1467頁)
舉例中的“大爺”后面用括注,其本意并不是用來特別的標明其實際讀音,而是主要用來區別詞義,因為“大爺”的“爺”還可以讀原調,此時“大爺”指不好勞動、傲慢任性的男子。(《現漢》238頁)不過這種用括注注音的方法可以運用到單字條目后的輕聲字身上,這樣標出的讀音既合乎規范,符合語言實際,也利于讀者學習,且不影響舉例。
3.2與“坊”同樣的例子還有“匠”:
匠 ji nɡ①工匠:鐵~|銅~|木~|瓦~|石~ |能工巧~。②〈書〉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詣的人:宗~|文學巨~。(627頁)
根據《現漢》,舉例中的“鐵匠”(1256頁)、“銅匠”(1266頁)、“木匠”(902頁)、“瓦匠”(1291頁)、“石匠”(1142頁)中的“匠”都讀輕聲的“·jianɡ”。它們的后面都可用括注標明此讀音,而不宜籠統的將它們都放在“ji nɡ”音下。
此外還有“噦”:噦 yuě②嘔吐:干~|剛吃完藥,都~出來了。(1555頁)
【干噦】ɡn·yue 要嘔吐又嘔吐不出來。(406頁)
結語
以上從標點符號、數字用法、注音三個方面列舉了十幾例規范性不夠的例子,從此看來,《現漢》雖然已經到了增補本階段,其自身規范仍需重視。
眾所周知,《現漢》是“權威的編寫機構”編寫的“一部現代漢語規范詞典”(見增補本“封底”), 它尚且有為數不少的標點、數字用法和注音上的不規范的例子,遑論其余辭書。看來,辭書確實應該重視標點、符號、數字用法和注音的規范。
(溫昌衍,廣東梅州嘉應學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