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語文的工夫在課外。一點不錯,無論是閱讀、分析、還是寫作,都是一種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無不來自積累。因此,對教師來說,“拓展”已不單純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應是一種教學內(nèi)容,必須教。對學生來說更應是一種學習習慣,必須養(yǎng)成。我在語文教學中,常用以下七種拓展法。
預習搜集法
傳統(tǒng)觀念認為,預習就是閱讀課本,了解課堂所學內(nèi)容。這樣的預習做起來簡單,卻收效甚微。拓展式預習,是讓學生在預習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思考并搜集與課文內(nèi)容、寫作方法等有關的課外知識,教師課前檢查。如:教學初一語文第四單元《鶯》可引導學生尋找古時寫鶯的詩句:“千里鶯啼綠映紅”,“幾處早鶯爭暖樹”等;教學《看云識天氣》,可引導學生尋找民間流傳的關于天氣的諺語。教學《月亮上的足跡》,可引導學生尋找有關月亮的詩句。如:“月是故鄉(xiāng)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科學24小時》中,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學生搜集的更多。事實說明,學生自覺搜集資料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yǎng)過程。
隨堂拓展法
隨堂拓展,就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進行相關的拓展,搜集整理出具體的系統(tǒng)的知識,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對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及時整理和補充,確定并強調(diào)重點,也就是把學生搜集的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最重要的是,教師對拓展內(nèi)容要及時考察,如聽寫、測試等。
聯(lián)想和想象訓練法
聯(lián)想與想象訓練是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好方法,也應列入課堂教學的范圍。聯(lián)想和想象既參與了讀,又參與了寫,是拓展形象思維的好方法。
(1)仿句 仿句練習應該說是一種很實際、很具操作性的聯(lián)想、想象訓練法。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仿句練習是錘煉語言的最基本方法,是起步訓練,應進駐課堂。我記得《荔枝蜜》中有這樣一個句子,我曾讓學生仿寫:“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學生當時很有興趣,有的同學說:“老師不僅是為現(xiàn)在,也是為將來”;還有的同學說:“老師不僅是園丁,更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同學們越寫越有興趣,有一個同學說:“狗不只是動物,更是人類的朋友。”還有同學說:“我是在品嘗月餅,更是在品嘗生活。”這種練習的最大特點是,學生有“法”可依。這樣,既訓練了語言,又訓練了思維,無疑會為寫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樣的訓練進駐課堂,每堂課只需十分鐘,但效果極好。
(2)改寫與補寫 我曾訓練學生為《皇帝的新裝》重新創(chuàng)作結尾,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有的同學是這樣寫的:“結果可想而知,皇帝把兩個騙子處死了。我想,皇帝從生到死,這可能是最聰明的一次。”還有一個同學是這樣寫的:“后來,皇帝放了兩個騙子,這個國家也被別的國家打敗,那個皇帝抱著一些衣服死去了。”還有一個同學寫得更好:“游行大典結束了,皇帝仍然穿著那件漂亮的衣服回到皇宮,彈彈衣服上的灰塵,立刻召開大臣會議,他為擁有這樣好的大臣而高興,為擁有這樣好的衣服而高興。會議結束后,他又進了更衣室。”誰能說這樣的想象不是一種智慧,不是一種創(chuàng)造呢?這種訓練的特點是:在讀的前提下有自由,而這種自由真正地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背誦記憶法
語文學習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都離不開積累,而積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背誦。學生每日少量的背誦并不難,日積月累,知識的容量就很可觀。教師解決的只是背什么的問題。我的做法是:學生兩天背一首詩,教師負責尋找背誦內(nèi)容和檢查。有很多學生,提起詩句張口就來。可見,重視積累是十分必要的。
課外延伸法
這種方法以讀為主。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必修課,是語文學習的起點。有讀才有積累,才有鑒賞,才有品味,才有收獲。生活是寫作之源,閱讀是通往寫作的必經(jīng)之路。
(1)寫讀書筆記 每周寫兩篇讀書筆記,每讀一篇,提出最少三個問題并嘗試回答。這樣做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能對個別學生起督促的作用。
(2)寫日記練筆 積累是重要的。水滿自然溢,而如何讓所溢之水形成涓涓細流呢?最簡單的辦法是尋源,具體說,就是練筆。一句、兩句,一段、兩段。當積累達到一定容量時,感情的活水便會淙淙作響,唱起歡樂的歌,匯入創(chuàng)作的江河,形成汪洋之勢。我曾聽女兒說:“媽媽,你知道我現(xiàn)在的作文為什么退步了嗎?因為我把詞兒都用完了。”從孩子簡單的推理中,我們不能不認識到,學語文,讀書太重要了。讀書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一種知識和修養(yǎng)的延伸。
演講法
(1)課前演講 教師上課前給學生留出3~5分鐘時間,讓學生講一個有趣或有意義的故事,每天安排兩人。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概括能力,更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每周開一節(jié)辯論課 教師找好辯論話題,分好甲方乙方,讓學生提前準備。如果是熱門話題,辯論會一定會很熱烈的,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社會實踐法
生活是說和寫的源泉,是語文的大課堂,語文教師不應該把學生關在四堵墻之內(nèi),封閉他們的視野,束縛他們的思維,而應組織有益的社會活動。放飛他們的想象,拓寬他們的視野。
拓展不僅是知識的拓展,也是思維的拓展,更是人生的拓展。
(張國紅 宋 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昆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