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普遍應用,人類社會進入了全球信息化的網絡時代。網絡環境使人類信息的交流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然而在學術信息交流中承擔重要角色的圖書館在其運作和思維模式上卻基本沒有變化。傳統的代查、代譯、定題服務、專題咨詢等仍是其主要服務項目,這種服務難以解決用戶信息需求中潛在的一些根本性的深層次的問題,也不能滿足用戶隨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的涉及高技術的精品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圖書館應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現代思維方式,以社會信息需求為導向,以信息管理機構群體為主要力量,從整體上研究信息的采集、加工、組織、存儲、鏈接傳送和開發利用。將行之有效的讀者服務與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緊密結合,走整體化建設的道路,增強圖書館服務的效能,提高信息服務意識。
一、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
1.構建專門的信息服務平臺。網絡在全世界范圍的迅速發展,傳統圖書館的大眾式服務受到了沖擊。網絡化信息服務的個性化服務,將成為未來21世紀圖書館讀者的基本需求。而構建專門的信息服務平臺,則是當代圖書館開展個性化、網絡化信息服務的基礎,是鏈接實體館藏和虛擬館藏,完善圖書館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增強圖書館在未來知識經濟中核心能力的重要舉措。其次,在網絡環境下,網上信息的受控性、隨意性差,網上信息龐雜無序,而現有的搜索引擎功能還不夠完善,一次檢索往往會出現若干條命中記錄,這令信息用戶無所適從。所以,面對與日俱增的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用戶迫切需要圖書館提供專門化的信息服務平臺,以便及時準確地獲得最佳信息。圖書館構建信息服務平臺,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權威性。信息服務平臺提供的信息,應在相應的專業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②準確性。信息服務平臺的信息內容應當有明確的范圍和邊界,信息應當經過深層次加工和處理,具有足夠的廣度和深度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信息服務平臺的資源也應當說明來源與出處,以確保引用事實和數據的準確。③適用性。即信息服務平臺必須具有鏈接簡單、操作方便、訪問靈活的特點,可通過多種檢索點和途徑進行查詢。④評估性。是指信息服務平臺在信息資源的收集整序過程中,為使信息資源達到權威性、準確性、適時性所能進行的最佳實時監控的程度。
2.編制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隨著全球數據交換的日益頻繁,網絡中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當我們在網絡的知識海洋中沖浪的時候,在我們為其巨大的信息量和瞬間的更新速度而驚喜的時候,也會因其信息的包羅萬象、參差不齊而尷尬。面對這種困境,圖書館編制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則顯得非常關鍵。搜索引擎其功能主要是聚集各種資料和信息,利用超文本、多媒體技術,編制學科專業和專題網絡檢索工具、網絡檢索指南,建立網上學科、專業和專題信息引導系統,供讀者檢索查詢。目前,搜索引擎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按分類索引的主題資源指南,它按主題分類,用戶根據主題目錄進行查找。如著名的“雅虎”、“搜狐”都是使用頻率較高的主題資源指南。另一種是關鍵詞檢索。通過輸入需要查找的主題詞,將相關的信息列舉出來,供用戶選用,像國內查找中文網站的3721網站,只要輸入需要查找的網站的中文關鍵詞或拼音字頭縮寫,該引擎就能自動列出相關的網站。
3.建立信息導航庫。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和發展,網絡資源將會更加豐富,信息集成自動化程度將迅速提高。但信息資源網絡在給人們創造了無限信息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信息噪音。重復的、低水平的網上資源占據了我們大量的網上時間,找到有價值的信息仍很困難。因此,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要想提高服務質量并贏得市場,應利用專業技術優勢,建立相應的信息導航庫。信息導航庫在網絡中處于核心地位,它的建設是突破傳統信息資源建設的一項關鍵技術,也是對網上信息服務模式的一種探索。信息導航庫是指圖書館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特別是超文本技術,對網上的信息資源進行采集、篩選,然后利用適合的分類法和主題詞表,將采集來的數據進行有序的組織,并進行分類和主題標引,最后生成數據庫,供用戶查詢,從而使廣大專業人員能及時獲取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最新信息,提高查詢質量。目前,中國高等學校文獻保障系統(CALIS)已著手建設我國最大的專業學科導航庫。經過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該重點學科導航庫已初具規模,現已由48所高校完成了390個學科導航,其中有28%左右以建庫形式生成動態網頁,而絕大多數則通過物理鏈接建成靜態網頁。靜態網頁采用超鏈接完成相關信息間的有機結合,從而集中不同學科的網站,并按特定分類體系將網絡原始資源有序組織,建成學科導航。該種方式由于編制人員無須深奧的編程語言知識,現已被大學圖書館和專業技術機構普遍采用。
二、在網絡環境下優化圖書館信息服務
1.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要發展,要想做好信息服務,首先從觀念上要有一個更新,必須緊跟形勢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樹立大圖書館觀、以人為本觀,以用戶為中心觀、合作與共享觀、競爭觀、市場營銷觀。要強化創新服務觀,研究國內外現代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先進理論,樹立以知識服務為主的觀念。網絡信息技術將“圖書館館藏”的概念擴展為圖書館資源,現代圖書館工作重心從重收藏走向重開發利用已成定勢。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必須要有較強的網絡化意識,必須突破傳統手工服務方式,以建立、推廣、普及方便適用的圖書情報計算機檢索和提供網絡為己任,把目光放在整個網絡上,而不僅僅局限于館藏。同時,要積極開發網絡信息產品,使信息服務得以良性開展。
2.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服務原則,就是要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圖書館信息服務“閉關自守”、被動服務的思維定式,堅持以市場需要為準則,學會研究市場,不斷開拓有潛力、能發展的服務領域,開展個性化主動服務。在開展圖書館的跟蹤服務、定題服務、剪報服務的基礎上,結合網絡環境信息服務的特點,針對用戶的具體需求情況,進行針對性服務。實踐證明,只有主動適應市場、開拓市場,并不斷在市場競爭中找準自己的服務對象,才不會被市場所淘汰。
3.強化服務意識,加強信息服務人員的素質教育,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服務人才隊伍,穩定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用戶由“被動接受”發展到“主動選擇”,這就要求圖書館必須強化服務意識,其一切信息服務活動要全面奉行“服務圍著用戶轉”的行為準則,堅持對用戶的優質服務制度,全面貫徹“以用戶為中心”,在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中謀求效益的提高。
4.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人才在任何時候都是巨大生產力的創造者。網絡環境下,新型服務不斷增加,為了適應服務發展的需要,必須培養一支知識面廣、專業性強、服務技能高的人才隊伍。圖書館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加強交流活動和學術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制定出鼓勵學習的政策,為工作人員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學習,使圖書館信息服務人才隊伍的素質整體提高,真正達到有效開展信息服務的要求。圖書館在嚴把隊伍關的同時,要加快引進專業圖書館信息人員,積極引進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優化人員結構,要敢于啟用、重用具有網絡信息服務意識和能力的人,增加懂技術和有能力人員的比例,要想辦法引進高學歷、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人,用感情留住人,以事業激勵人。
5.以用戶為中心,以現代技術為橋梁,以信息為主導,以宏觀組織、法規為控制。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用戶分為若干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用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也必須因人而異,圖書館首先要高度重視用戶信息能力的培養,教會用戶如何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其次要通過調查研究,切實把握用戶的需求,以強化網絡環境下信息服務的時效性與針對性,真正體現以用戶為中心。
在信息服務中,信息服務人員利用現代技術,獲取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建立信息服務系統,為信息使用人員提供服務。這一過程中,現代技術作為橋梁的作用就顯得極為突出。
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要在圖書館乃至社會這個宏觀環境中進行,它也是圖書館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必須與圖書館整體工作及發展規劃相適應、相協調,而不能與之沖突,不能脫離這個整體。同時,信息服務又必須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要以此為控制,決不能突破這個界限。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圖書館)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