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齦出血是口腔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近年來,人們開始把對牙齒的關注轉移到牙齦。有數據表明,從12歲~65歲的人群,都普遍存在牙齦出血現象。其中,知道出血是牙齦炎的占44%,而認為是“上火”的卻有56%。至于牙齦出血后采取的行動,11%的人會停止刷牙,6%的人會多刷幾次,14%的人會去看牙醫,但34%的人則根本不予理睬。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主任醫師鄧漢龍說,牙齦出血是牙齦炎初期常見的現象,炎癥造成牙齦緣局部紅腫、熱痛,由于這些部位血管脆弱,一碰觸就易出血,而并非民間常說的“上火”。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刷牙就能消除,但是,要更仔細地刷牙,把牙菌斑刷干凈。有些人想當然地認為牙齦有了傷口,就不再刷牙以免刺激,殊不知此炎癥正是由于刷牙不仔細,生成牙菌斑、口腔環境不佳而造成的。需要指出的是,牙齦炎和齲齒不同,是可修復性疾病,經過處理后會有一定程度改善,如果發現多個地方持續出血,并經過處理后都不見改善,就應該求醫了。
▲ 牙床子為何老是“作梗”
牙齦俗稱“牙床子”,牙齦炎,顧名思義就是“牙床”發炎了。由于口腔不潔,牙面上有結石(牙垢)堆積,經常刺激牙齦,同時,牙結石凹凸不平有利于細菌附著和繁殖,從而使牙齦發炎。另外,牙齒排列不齊、牙縫常受食物嵌塞及鑲有不良假牙壓迫刺激等因素,也可產生牙齦炎。發炎后一般不大疼痛,只是在刷牙或吃堅硬的食物時,易出現癥狀。牙齦有了炎癥,就會出現紅腫(暗紅色),失去堅韌光滑的外觀。
消除牙石,是防止牙齦炎發生的關鍵。此外,還要去除不良的假牙嵌補物。如果還有全身的其他疾病,如貧血、維生素C缺乏等,也須對這些疾病給予適當治療,這樣才能有效地治愈牙齦炎。
▲ 家庭防治手段
牙齦炎是牙周病最初的征兆,也是成人掉牙的主因,故而必須提早預防。以下一些簡單的防治方法,讀者諸君不妨一試。
⒈使用軟毛牙刷。用軟毛刷牙齦及舌頭,對牙齦很有好處。同時,刷牙時不要忽略易堆積牙垢的牙齦邊緣,將牙刷傾斜45度角,由內向外刷,可預防發炎。
⒉使用兩支牙刷。輪流使用的好處在于,可使另一支牙刷有時間完全風干,從而減少細菌滋生的幾率,這對牙齦的健康非常重要。
⒊經常使用漱口水幫助清除牙垢,對口腔健康也很有幫助。另外,每次進餐后,一定要漱口。
⒋戒煙、戒酒。因為煙酒會減少保持口腔健康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要想有良好的牙齒,就必須遠離煙酒。
⒌刮舌頭。可用一些不尖銳的器具,除去藏匿在舌頭上的細菌及毒素,這有利于牙齒健康。應定期去醫院牙科潔齒,以清除牙結石,預防牙齦炎。
⒍多吃生蔬菜。生蔬菜里含有很多纖維素,能幫助清潔及刺激牙齒及牙齦,避免牙發炎。
⒎使用蘆薈汁刷牙。研究證實蘆薈有很多功效,用其汁刷牙,能減少口腔內的牙垢。
⒏補充營養素。A.輔酶Q10,用來治療牙齦發炎效果很好。B.維生素A,用于修補牙齦組織。C.維生素B族,與正餐并用,幫助消化。D.維生素C,能夠促進牙齦復原,尤其是牙齦出血。E.鈣,可預防牙齦周圍的骨質流失。F.鋅,可以用于預防感染及治療炎癥。
▲ 危險警訊
牙齦痛和流血、長時間口臭、牙齒松動,都是牙齦炎的征兆。你若置之不理,將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牙周病,所以,必須盡快到醫院口腔科就醫,以便及時處理。
友情提醒
牙膏不能代替牙醫
牙病是硬組織的疾病,無法自我修復,必須去醫院治療,不能依靠牙膏治病。實際上,無論你選用何種牙膏,都只能起預防牙病的作用而不能治病。至于許多品牌牙膏號稱可以治療各種口腔疾病,都是一種夸大宣傳,要知道,任何一種牙膏包括藥物牙膏都沒有“衛藥檢”批號。
牙膏只是靠摩擦牙齒表面的污垢,清除牙齒之間的殘渣達到清潔的作用,現在一些加氟的牙膏,對預防齲齒有一定輔助效果。然而,加鈣的牙膏效果就不太肯定,因為人的牙齒鈣化結束后,質地變化不大,想通過加鈣使整個牙齒變硬依據不足。由此可見,選擇藥物牙膏,最好事先請教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