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可見雙足對于健康養生、延年益壽有著重要作用。對于整個機體來說,下肢屬陰,與肝、脾、腎三臟關系最為密切,加上足部有許多經絡通過,經常按摩可以調節臟腑氣血,若再配上藥浴泡腳,更有養生治病的作用。
足部按摩養生法
足部按摩保健方法很簡單,可在家中自行操作。主要的按摩方法如下:
◆ 按摩雙腿 雙手稍用力,從大腿按摩至足踝,然后再往回按摩至大腿。可使氣血疏通、流暢,關節靈活,能改善下肢靜脈血液循環及肌肉、神經的營養吸收狀況,預防動、靜脈阻塞、肌肉萎縮及周圍神經炎等疾病的發生。
◆ 搓足心 古人云:“足心長搓,每日五更起,兩足相向熱摩涌泉穴,以汗出為度。”中醫學認為,按摩涌泉穴有滋腎水、降陰火之效,并能安神防治神經衰弱。
◆ 按摩足趾 有調節不同臟腑的功能。按摩足大 指,可舒肝健脾,調節食欲、胃腸功能;按摩第四足趾能疏通膽經通路,防治便秘、脅痛;按摩小足趾有治療遺尿、遺精之功效。
◆ 點按足踝及足跟 以雙手拇指對足踝及足跟正反旋轉點按,可防治足踝及足跟痛。
給足部做中藥SPA
足部按摩再配上泡腳,有加強舒筋通絡之功,一天的疲勞就會在此刻得到緩解。一般的泡腳方法是將雙腿浸泡于溫水或溫泉(水溫38攝氏度~40攝氏度為宜)之中,由上往下,邊洗邊搓,連泡帶洗,每次15分鐘~30分鐘。此法有利于調暢周身氣血,消除疲勞并有助睡眠。尤其到了秋冬天,許多人都用泡腳來驅寒保暖。如果此時能在水中加入一些中藥泡腳并進行按摩,不但大大加強養生功效,還能輔助治療一些疾病。這里介紹一些針對常見疾病的中藥泡腳方,但均作外用,切忌服食。
高血壓:鉤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葉20克、菊花20克。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黃芩15克、夜交藤30克。
肝脾腫大:三棱15克、莪術15克、延胡索15克、烏梅10克。
遺精、早泄:仙鶴草40克、黃芩10克、丹皮10克、芡實30克、女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黃柏12克。
足跟、足踝關節痛:尋骨風30克、透骨草30克、雞血藤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足部跌打損傷:蘇木30克、桃仁20克、血竭15克、紅花15克、乳香12克、沒藥12克、自然銅30克、當歸30克。
足部癰腫瘡瘍: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夏枯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丹皮15克、黃連6克、蒼術15克。
足部凍傷:桂枝30克、干姜15克、附子10克。
足癬:白花蛇舌草30克、蛇床子60克、白鮮皮60克、黃芩15克、澤瀉15克。
風火牙痛:地骨皮60克、丹皮20克、石膏60克、菊花30克、防風15克。
痛經:益母草40克、香附3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紅花15克、艾葉12克、炮姜10克。
胎位不正:白術30克、黃芩30克、白茯苓30克、砂仁9克。
針對不同疾病,對照加入相應中藥,將泡腳方煎湯至2000毫升左右,水溫保持在40攝氏度上下為宜。將雙腳浸泡于藥湯中,并按摩足部,浸洗30分鐘后,再用清水將皮膚表面殘留湯藥沖洗干凈。同時應注意:在浸泡過程中,如對藥物發生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則需立即停藥;足部急性損傷的患者48小時內不可泡腳;洗足后需避風保暖,擦干后穿上棉襪,防止外感風寒。只要正確地堅持足部按摩與藥浴泡腳,一定能讓你擁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