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出頭的劉先生突然感覺腿腳沒有力氣,邁不動步子,送到醫院,才發現是中風癥狀,且有多年高血壓病史,自己卻渾然不覺。中風之所以讓人防不勝防,因為還有尚未認識的一些誘發因素,比如以下癥狀,就是人們陌生的中風預兆。
六種先兆
多寐,又稱嗜睡輕者倦怠嗜臥、食后困頓、時時思睡。據分析,老人的嗜睡絕大多數與中風有密切關系。與其他中風預兆不同的是,多寐更早出現,在中風前6個月到1年已有癥狀。
哈欠人在感到疲勞時,常打幾個哈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能增加氧氣的吸入,可使疲勞暫時減輕。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者,若是頻頻打哈欠,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先兆,應提高警惕。
打鼾特別是近半年來出現日益嚴重、打得“死去活來”甚至有呼吸暫停的現象,應視為引起中風的重要因素。嚴重的打鼾,應看作疾病的預兆而進行早期治療。
舌痛無明顯原因的舌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癥反應,也表明可能與血黏稠度增加有關。
吞咽麻痹喝水偶爾發嗆,咽部不適,咽食物時總覺得有殘留物和吞咽不利的感覺。這可能是咽神經受損引起的中樞性感覺喪失。
抑郁醫學專家發現,精神抑郁可使男性首次發生中風的危險增加58%,女性增加85%。
生死時速
一旦發現有腦中風發作的蛛絲馬跡,一定要趕快送到有神經內科和腦外科的醫院急救,并將病情準確地轉告醫生。
表述要點:發作的具體時間,是否嘔吐,癥狀有否逐漸惡化,意識情況如何,頭痛的程度,手腳有無麻痹,語言有無障礙,是不是服用降血壓藥,有沒有受傷,等等。
如何搬運病人
一旦發現中風患者,要正確掌握搬運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從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人~3人同時將其平托到床上,頭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動。同時為之解開衣領和腰帶,以減少其因身體的束縛所造成的血壓變化以及腦中風惡化。如有嘔吐,或是想要吐的現象,務必讓患者側躺,以避免嘔吐物造成呼吸阻塞或是吸入性肺炎。在側躺時,要讓癱瘓一側在上方。其次,若有抽搐發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其口腔里,以防咬破舌頭;再次,病人出現氣急、咽喉部痰鳴等癥時,可用塑料或橡皮管插入其咽喉部,從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需要強調的是,搖晃病人、墊高枕頭或按摩頭部、震動等,則是處理上的大忌。
此外,如病人出現意識不清醒時,要特別注意其呼吸是否平順。倘若病人要很用力,且很辛苦地呼吸或發出明顯的聲音,可用枕頭或折疊的毛巾墊在脖子和肩膀之下,使頭向后傾,同時下巴向上挺起。這樣可減少意識不清時,舌頭和咽部肌肉松弛造成的呼吸道阻塞,以便讓呼吸更順暢。假如有活動式假牙,要及時取出,避免可能掉入咽喉而阻塞呼吸道。
重點關照的10類人
高血壓病只要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發腦中風。
心臟病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細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臟瓣膜疾病的,或做過心臟手術、安裝過人工心臟起搏器者,易出現血栓,引發腦中風。
糖尿病易出現血脂代謝紊亂,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還會出現高血壓,這些都是危險因素。
血液黏稠度高如血液中紅細胞數目過多,血液變得黏稠,很易出現血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酗酒長期大量飲酒,每天攝入酒精的量超過60克,就有可能發生腦中風。
吸煙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與脂蛋白結合并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易引發腦中風。
腦血管畸形有血管先天性畸形或血管壁缺陷的,可能平時無癥狀,但極易患上出血性腦中風。
便秘 老人動脈多硬化,大便多燥結。如排便時用力,易使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壓也同時升高,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發生腦中風。
少鎂在人體內,鎂能延遲血小板凝集,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倘若缺乏,就有導致腦血栓的可能。
用藥不當如過量服用降壓藥,可使血壓急劇下降,腦血流量急劇減少,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