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洗衣粉,慎用
洗衣粉中添加的物質多了,可以讓化學作用更明顯,洗出的衣服也更干凈,可是對于消費者的健康來說,并非什么好事。專家建議,購買洗衣粉要盡量選功能簡單、添加成分少、氣味淡的。
普通洗衣粉一般很少添加其他成分;標明適合在洗衣機里使用的洗衣粉,添加了特定的表面活性劑;加酶洗衣粉中加入了堿性蛋白酶等生物催化劑,能分解汗斑、奶漬和血跡等;加香洗衣粉添加的是合成香精,能中和體臭或汗味;增白洗衣粉則添加了熒光增白劑,可以讓衣物的顏色更鮮艷;濃縮型洗衣粉采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及多種強效助洗劑,去污效果優良而迅速,不受硬水影響。
但表面活性劑、增白劑、助洗劑中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直接接觸或者附著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對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常用的助洗劑對人體肝臟有所損害;而表面活性劑很早就被發現會破壞皮膚角質層,造成皮膚粗糙;強力洗衣粉所含的堿性物質除吸收水分外,還能破壞人體細胞膜,使組織蛋白變性;加香洗衣粉中的合成香精太多,氣味沖鼻,常會引起一些人過敏;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機氯、熒光劑是有毒物質,容易在人體內蓄積,對健康造成損害。
沐浴露“抗菌除菌”不可信
如今,不少沐浴露、洗手液都以“抗菌”、“抑菌”和“除菌”為賣點,然而根據衛生部發布的相關公告,包括沐浴露、洗手液在內的化妝品,從今年7月1日起就不能進行抗抑菌的宣傳了。
據了解,抗菌、除菌、抑菌是消毒類產品的功效,只有“消字號”的產品才可以在宣傳上使用“殺菌、消毒”字眼。但“非典”之后,許多“衛妝準字”的洗手液、沐浴露也打起了“殺菌”的旗號,由于屬于“衛妝準字”的洗化產品不需要經過衛生部的檢測,所以產品是否如宣傳所說的具有除菌效果,消費者其實很難判別。
依照衛生部公告,今年7月1日以前生產的化妝品、洗化用品,可以銷售到產品有效期,也就是說,一款2005年6月30日生產、有效期為3年的沐浴露,產品上“抗菌除菌”的說明文字能保留到2008年6月30日。因此,目前消費者在看中某一產品的抑菌除菌功能時,不妨留意一下該產品是“消字號”還是“衛妝準字”的。
新衣應先用鹽水洗
我們有時會發現新買的衣服上有一股異味,這其實是殘留的防皺處理時的化學藥品——甲醛在作怪。在高壓、高溫環境下,甲醛分子與棉纖維分子交連結合,從而產生防皺效果。但是處理過程不夠嚴謹,或處理后清洗不凈,經常造成甲醛單體由布料中釋放出來,甚至新衣本身就含有甲醛。
甲醛除了引起急性眼癥狀、咳嗽、流淚、視力障礙及發疹等,實驗也證明其具有致癌作用。因食鹽能消毒、殺菌及防棉布褪色,所以在穿新衣服之前,須先用食鹽水浸泡干凈。
寵物也能治病
日前,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歷時兩年的“寵物與人類身心健康關系”的調查顯示:寵物對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積極的影響。
美國一項對飼養寵物與健康關系的研究證明,寵物可以幫助人們減緩壓力,使病人更快地恢復健康。這份國外的調查發現,飼養寵物的心臟病患者,在離開醫院后一年內存活幾率要高出不飼養寵物的病人。在飼養寵物的病人中僅有6%的人在一年內去世,而不飼養寵物的病人中去世者占28%。這可能是因為定時遛狗增加了主人的活動量,對促進健康發揮了作用。
“動物療法”對治療精神疾病如抑郁癥、自閉癥和自殺傾向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每個動物在參與治療時會有特殊治療功效。如養貓可以輔助治療抑郁癥,養鳥可以減緩神經官能癥,養馬可以調治焦慮癥,養魚可以削弱緊張型強迫綜合征等。而且,寵物有著人類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像在治療兒童孤獨癥時,小狗可以起到關鍵的舒緩作用。不過,目前國內開展動物輔助治療的機構非常少。
卡魚刺時大口吞咽米飯會更糟
如果遇到魚刺等異物卡住喉嚨的情況,不少人會采取大口吞咽蔬菜、米飯、饅頭的方法,以為能把刺帶下食道。專家提醒說,這樣只會使刺扎入較深的部位或卡在食道內,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一般情況下,魚刺、骨渣及果殼等異物最容易刺入的部位主要是扁桃體下端、舌根等部位。此時,可以先試著用湯匙或牙刷柄壓住舌頭的前半部,在亮光下仔細觀察舌根、扁桃體及咽后壁,如果能找到魚刺,可用鑷子或筷子夾出。如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或吞了流汁后痛感加重、異物感更明顯,應立即到醫院急診。
如果喉嚨里卡了花生、瓜子、豆類、糖球等異物,一種方法是設法將異物吐出,另一種是低頭并彎腰,如系小孩卡住,則將其頭朝下抱起,俯臥在救護者兩腿間,救護者用手掌猛拍孩子背部兩肩胛中間4下,如異物仍未排出,可重復上述動作。必要時應盡快將患者送到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