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總以為免疫力越強越好,明明沒病也到處買各種保健品、補藥,甚至要求醫生開處方。殊不知,人體的內環境講求的是平衡,免疫系統需要的也是平衡。免疫力低下會對人體正常抗菌抗病毒造成危害,罹患各種疾病,但如果某些免疫功能過于亢進(即免疫紊亂),同樣會對重要臟器造成損害,也容易招致免疫系統的疾病。
正確認識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逐年衰退
一般來說,40歲時免疫力減弱一半,至65歲又衰退一半。胸腺是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胸腺分泌的胸腺激素活性在15歲~30歲時最高,而后逐漸下降,50歲時胸腺萎縮95%,至65歲血中則不能檢測出胸腺激素活性。免疫力降低的另一種因素是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隨著年齡的增長,松果體鈣化程度也隨之增加,褪黑激素分泌下降,影響免疫和內分泌系統。人體血中褪黑激素6歲達到高峰值,爾后下降,40歲時僅為高峰期的1/2,80歲時已至極低水準。
▲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免疫力需要均衡,免疫反應太強則對人體有害。如果人體免疫能力超過正常水平,那么,特別是在免疫系統出現紊亂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會把人體內的正常細胞當成是“外來者”加以殺滅,影響到人體健康,并出現各種變態反應。此外,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構成機體重要的調節網絡,即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這個網絡以腦神經系統為主導,支配著免疫和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也會影響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要維持彼此間的平衡,才利于機體的健康。
▲運動太劇烈會抑制免疫力
適度運動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提高機體的紅血球免疫能力。慢跑、騎自行車等中等強度、頻度適宜的運動,對提升解毒排毒能力和免疫力最有幫助。同時,運動會對白血球的吞噬發揮促進作用。但如舉重、百米沖刺等競賽式的劇烈運動,反而易引起繼發性紅血球免疫力下降。
▲ 不宜長期飲用純水
純水在除掉了對人體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除去了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大量純凈水進入人體后,因其不含正負離子,所以溶解性能很強,不僅把有害物質溶解排出體外,連同體內常需的礦物質也一并溶解而排出體外。通過核磁共振儀測定,可以發現純凈水的水分子團要比優質水的水分子團大得多。而這種水無法將人體所需要的營養運送到細胞內,反而導致有益于健康的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因此,長期喝純凈水會感到疲乏無力。此外,人的體液呈微堿性,如常飲微酸性的純凈水,也會造成人體內液態環境的不適應。
中醫平衡免疫力
如何正確地平衡免疫力呢?免疫力低下者,適當地服用一些藥物或口服中藥也是必需的;免疫力正常者只需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勞逸結合,均衡營養飲食,就可以保持免疫平衡,無需依靠藥物。以下介紹一些中醫藥方,免疫力偏低、低下或亞健康可以常服,通過內在調理,便能取得氣血陰陽平衡、臟腑調和的效果。
1.肺氣虛
癥狀:易感冒,可有氣短,動則汗多,少氣懶言,舌淡苔薄白,脈虛細無力。
方用:玉屏風散加減,補益肺氣。
藥材:生黃芪30克、白術15克、防風15克、白茯苓12克、黨參10克、陳皮6克。
成藥有玉屏風沖劑。
2.脾氣虛
癥狀:面色萎黃,倦怠乏力,食后腹脹,大便溏薄,可有肛門重墜、低熱、崩漏等,舌淡胖、苔薄白、脈弱。
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補益脾氣。
藥材:炙黃芪30克、黨參12克、當歸12克、陳皮10克、白術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9克、砂仁6克(后下)。
成藥有補中益氣丸。
3、血虛
癥狀: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唇甲色淡,舌淡嫩,脈細。
方用:四物湯加減,益氣養血。
藥材:熟地15克、白芍12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炙黃芪30克、白茯苓12克、白術12克、黨參10克、陳皮10克、砂仁6克(后下)。
成藥有四物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