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底襲擊美國南部的颶風卡特里娜,給美國歷史留下了一筆:死亡人數在萬人以上,制造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悲劇。面對如此悲慘的結局,大多數美國人無言以對。
有不少體驗過越戰的老兵,首先想到的是美國放棄了舊南越政權后,首都西貢出現的混亂局面。大多數美國人只從影像中看到過國外慘不忍睹的天災人禍,但這回是目睹了美國的悲劇。
當無數的事實擺在美國國民面前時,他們依然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實實在在的是,美國的行政組織,包括美國聯邦、州、縣在內的所有行政機關在颶風的襲擊中完全陷于癱瘓。
對布什政權來說,這比2001年發生的多起恐怖活動同時爆發的那場危機更加難以對付。一次挽救60萬美國國民的生命,美國過去沒有經歷過,因為美國從未遭遇過如此悲慘的事件。
布什缺少處理危機的能力
讓布什政權擔驚受怕的還不止這些。此次颶風襲擊受災最嚴重的正是布什的老家,布什的地盤得克薩斯州雖然沒有受到太大的災害,但真正給布什以支持的是隔壁的路易斯安那州,那里受災慘重,而且美國第三大人口大州佛羅里達州也受災不小,那里正是布什的弟弟擔任州長的地方。
伊拉克局勢惡化、原油價格不斷高漲,布什政權已經受到了不少指責,在災害到來以前,布什的支持率已經出現了下滑。布什對颶風災害的反應遲鈍,無疑對現政權來說是雪上加霜。
此次災害對布什政權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瑞穗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安井明彥指出:“從短期看,在過完暑假的議會上,其政策運營能力將受到議員的質疑,從中長期看,布什政權及共和黨都將成為被批判的焦點。”
布什政權進入第二任期以后,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減稅、進行養老金及稅制改革。但是救災費用的支出及景氣出現惡化,財政也越發地艱難起來,布什的改革將進入困難境地。颶風災區主要集中在貧困階層,而布什的改革措施舉步不前,最終將會被認為是“對富人過于優待”,受到國內的批評。
安井認為,此次對颶風災害的處理過于遲緩,有可能讓現政權進退維谷。駐軍伊拉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原油價格上升后,汽油價格已經暴漲到1加侖3美元的最高水平,普通美國人的感覺是“經濟沒有出現改善”。伊拉克駐軍的長期化,讓美國不得不把州兵都搬了出來,而動用了州兵以后,讓自然災害的救援活動顯然遲緩了許多,美國國內怨聲載道。伊拉克及颶風造成的人員損失,讓人們覺得布什政權無能,政權本身的信用開始出現了動搖。
過去,布什總統做給人的形象是“我是個能處理危機的總司令”,不過“這次布什在救災上的表現欠佳,讓共和黨支持者非常郁悶,很多人脫離了共和黨,布什總統的影響力被迅速地打了折”,安井說。對自然災害的準備不夠充分,與應對同時并發的幾起恐怖活動時的反應遲鈍,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們聯想到布什是個“能夠應對危機”的總統,這個巨大的變化,將有可能成為布什政權的致命傷。
對國際經濟的損害非常輕微
颶風在政治上給布什政權以深刻的打擊,但美國眾多的經濟評論家認為,颶風給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是很輕微的。
到目前為止,颶風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包括復興費用在內)將超過2000億美元,美國國會已經通過了105億美元的緊急修正預算,如果能在今后召開的議會上獲得承認的話,在救災復興方面還將會通過一項623億美元的年度支出預算。對受災區來說,會有巨額美元及工作崗位流入這里。
至于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目前還很難算清楚。因為人們尚不知道恢復墨西哥灣沿岸的石油方面的設施最終要花多少時間,因為過去美國沒有經歷過如此慘重的自然災害。不過有一點可以說的是,修復工作并不用花幾個月的時間,也許有幾個星期就足夠了,一些經濟評論家就是這么看的。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在今后兩個月的颶風季節里,不再有颶風襲擊這里。
受颶風災害最大的三個州(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在美國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幾個百分點,估計這個地區大約有60萬人將失去工作,這個與美國今后幾個月內創造出來的工作數量大致相當。
由此看來,對于美國整體來說,目前最大的危機在于新奧林斯港受災后,能源設備受到較大的損失,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出現的物價上升。從目前的狀況上看,物價上升的影響也許更大一些。
颶風造成危害時,有媒體說美國進出口產品的20%是經由新奧林斯港的,但并非如此,至于那些聳人聽聞的報道,說美國運輸總量(從密蘇里州到加利福尼亞州的運輸)的20%是從新奧林斯港進出口的,就更沒有根據了。
從價格方面看,實際上經由新奧林斯港進出口的產品只占美國整體進口價格的4%,出口的5%,美國貿易整體中20%產品經由新奧林斯港,這個數字指的是海上運輸的噸數,而在美國現在船舶運輸的價格遠不能和飛機運輸的價格相比。
從新奧林斯港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大豆、小麥、玉米,進口的產品為咖啡、原油、鋼鐵、木材等有重量的原材料,只從重量上看的話,自然會過高地評價新奧林斯港的作用。我們看的更多的是,這里出口產品的最終目的地是日本,大部分為農產品。颶風對港口的物理上的損害并不是很大,問題主要在于那里的電力不足。
能源設施能否較快地恢復
從宏觀經濟上看,對美國影響比較大的是石油及天然氣等社會基礎設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有報道說,“美國全國的原油有50%是在墨西哥灣沿岸加工的”,這里面說的50%大概把得克薩斯州的數字也加入了進去。實際上,得克薩斯州并沒有受到多少颶風災害。
還有一種說法是,“美國原油進口的60%來自墨西哥灣”,這讓美國經濟界非常的擔驚受怕。但這也是包括得克薩斯州的數字在內的一個說法。受災最嚴重的是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及阿拉巴馬這三個州。而這三個州的原油進口只占了30%,其中的1/3屬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原油儲備倉庫(LOOP,離海岸數英里之外的原油進口設施)。美國能源部發表的數字表明,到9月2日為止,向LOOP供應的電力網已經開始修復,現在還只能供應需求量的一半,估計很快能充足供應電力。
人們常說美國的煉油能力的50%集中在墨西哥灣,但實際上受到颶風損害的只有12%,其中停止煉油的占去了8成,相當于美國全國煉油能力的10%。在煉油廠中,一些廠子已經完全不能工作,但也有一些廠子只是因為停電的原故,目前不能生產。
墨西哥灣的石油管道受損后,不能向煉油廠提供原油,結果美國中西部的有些煉油廠陷入停工狀態,不過這些煉油廠現在已經復工。目前,佳普線(從墨西哥灣至中西部煉油廠的主要原油運輸管道)的供油能力已經恢復到了70%的流量,另外兩條管道的流量也已經完全恢復。
從這些事實上來判斷的話,今后幾周原油的煉油及管道供給設施的大部分將能完全恢復,但是能源專家達尼爾·雅金依然警告說:“我們不能小看了颶風的影響。”
雅金說:“沒有柴油不可能讓輪船從油井那里把原油運過來,沒有電力和工人,沒法讓煉油廠生產。現在各個企業的通訊手段還沒有完全恢復,很多工人的去向不明,企業在想辦法找回這些工人。那些工人都是從事石油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人才。”
國際貨幣遠離美元
颶風過后,美國的長期利率開始急速下滑。聯邦儲(FRB)堅持提升利率,長期短期利率已經非常接近,今后有可能長期利率再度下滑,甚至出現長短利率逆轉的怪現象。
9月初,美國投資銀行的主要經濟評論家認為,“9月沒有提升利率,但免不了11月再次調整利率”。這主要看原油市場是否穩定了。
格林斯潘主席近期就要退職,“下一任主席掌管美國經濟將更加困難。”經濟評論家高尾義一說。
用更長遠的觀點看美國經濟,美國經濟的不穩,將會使石油美元流向歐洲或其他國家,國際投資資金也將會調整方向,從美國退出。
遠離美元的國際經濟,將會使以美元為根基的貨幣體制出現動搖。颶風造成了原油價格的提升,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倍增,但更多是布什政權在颶風面前已經開始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