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傳統婚禮很復雜,因為韓國人很講究形式與儀式,而且重視形式的意味。所以傳統婚禮對生活繁忙的現代人不合適。因而大多數韓國人現在接受西方的婚禮,越忙的就越簡單化。我記憶中的婚禮雖然比傳統禮儀簡化了不少,但還是很復雜很累,如果要再做一次就會讓我頭疼。雖然如此,婚禮仍然是終身大事。
現在,還有流傳下來的一種傳統儀式,名叫“見面禮”。這是完成婚禮的新娘換好韓服后,對公婆及新郎的親戚第一次施禮的儀式。原來的傳統婚禮中,在新娘家舉行婚禮的三天之后,新人要同去新郎家拜見公婆。可現在,舉行婚禮的專用禮儀場中有一個專用見面禮的房間。在見面禮室里圍著屏風,公公坐在東邊,婆婆坐在西邊,他們面前的桌子上放滿“見面禮菜”。“見面禮菜”是新娘的母親準備的菜,給公公紅棗、栗子、銀杏,這意味著長壽、子孫后代繁榮、富貴多男;給公婆肉脯、山雞或雞,這意味著孝敬公婆。這“見面禮菜”體現著新娘家的風格和新娘父母對公婆的禮貌,所以一定要非常誠懇地準備。新娘施禮后,坐在公婆的對面,這時公婆把栗子和紅棗扔到新娘的裙子上,并且祝福得男。新娘要把這個紅棗在結婚第一天的晚上吃掉。在向公婆施禮時,必須要施大禮,也就是說將雙手持平與肩同高,彎腰,下蹲,盤膝而坐,將額頭碰到手掌。所以說,這樣施一次禮很辛苦,邊上一般需人來攙扶。這樣要行四次大禮。四次大禮后,還要向丈夫的親友行禮。按照長幼親疏的順序一般每人行了一次半禮。我還記得我丈夫的親戚比較多,大約二十多人,我施了幾十次大禮,那天晚上真感到累死了,腰酸背痛、腿腳麻木,晚上睡也睡不著。
我覺得這“見面禮”儀式雖然很麻煩和復雜,但如果取消它的話,我們一定會失去我們婚禮當中所固有的傳統。但同時也不要忘記內含的意義比外在的形式更重要。見面禮就體現了我們尊敬孝順長輩,重視親緣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