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筋水泥澆鑄的空間生活得久了,總感覺滋補品、保健品越來越多,而健康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可吃的食物很多,卻沒有什么營養而言,肥肉厚酒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身體發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嚴重困擾著我們。為此,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懷念起家鄉清新爽口的素食宴來。
故鄉在滇西一個名叫永樂的小村莊,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絕對充滿歡樂的天地,蒼茫的大山手挽手、肩并肩地向遠方延伸,奔騰的瀾滄江在村腳不舍晝夜地高歌。然而,在我的記憶里,我家的生活是十分艱辛的,在那靠工分吃飯的年代里,人口多勞力少的我家成了村里有名的超支戶,就算逢年過節我家也難吃上頓肉。不過,外婆心靈手巧,她總會在過年的節日里給我們備下豐富的素食,讓全家人都帶上了點過年的滋味。
在我們村,過年都是要吃“八大碗”的,火腿、排骨、油炸蟹、燒雞、魚片、雞絲、腸子、牛肉絲一樣都不能少,暗喻新的一年一帆風順,興旺發達。那時候,我家自然是不可能吃上這些肥肉厚酒的,外婆也就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給我們做“素八碗”:沒有火腿,就用豆腐皮、醬油、姜末、麻油等做成軟中帶硬形狀像火腿的素火腿;沒有排骨,就把嫩藕切成菱形,并將嫩藕掛糊,油炸后用淀粉勾芡,就成了色澤紅潤、酸甜脆嫩的糖醋排骨;將洋芋切成絲,用面粉掛糊,油炸后就成了色澤金黃的螃蟹;將粉皮改刀,用面粉上漿,油炸成金黃色撈起,在余油中投入調料,放入炸好的粉皮,用淀粉勾芡,便做成了軟熟適口的魚片;把熟水面筋切成絲,上漿,放入油鍋過油后撈起,投入青椒、筍絲煸炒,用濕淀粉勾芡,再投入炸好的面筋翻炒,便制成了色澤綠白相映的翡翠雞絲;把卷心菜、豆腐干等切成絲,放入調料炒熟成餡心,用豆制飯糍將餡心包成圓筒形,放入油鍋炸成黃色,用淀粉勾芡,就做成了素腸;把水面筋切成絲,油炸成白色后撈起,放入調料用濕淀粉勾芡,便做成了炒牛肉絲;燒雞則用豆腐皮加調料和面粉為原料制成,色澤紅潤,酥脆鮮香。
這是一桌何等豐富的大餐呵,桌上雞、魚、蟹栩栩如生,就算是葷食也難達到這樣的極至??上н@樣的素宴我們不能天天吃上,一年也就那么一次,可想而知,我們是何等的珍惜“品素宴”的滋味。
離家的日子久了,想家的心事也就越來越重,那活靈活現的素食宴時不時的牽動著我的神經。去年回到村莊過年,提起素食宴,許多年輕人卻不知所云,似乎我在訴說一個遙遠的神話。他們都說,如今生活好了,誰還會去素自己的腸胃?中國人過年,不就是講吃好點、玩好點、開心點么!是啊,如今生活是好了,吃大魚大肉恐怕還不香,更何況是那素食呢。不久前到外地出差,看到了琳瑯滿目的素食館,迫不及待地進去大吃了一頓,除感覺令人眼花繚亂和價錢高得使人生畏外,我總吃不出過年的滋味來。我真的不知道,是我的味覺老化了,還是我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了。
最近,在廣州日報上看到了一條消息:我國有6千萬胖子2億人超重,特別是城市居民,禽肉類及油脂消費過多,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而肥胖與各種疾病密切相關。由此看來,現代人要活出健康來,素一素自己的腸胃,這條路恐怕是非走不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