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實行“駐村醫生服務制”
針對交通不便,農民無錢看病、因病致貧的問題,武隆縣實行“駐村醫生服務制”,探索出一條符合山區實際的農村醫療衛生新路。
“駐村醫生服務制”的主要內容是:以個人健康檔案為基礎,以農民家庭為單位,落實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山區醫療社區化服務模式。該模式以鄉鎮衛生院為社區服務中心,在各村合理設置衛生服務站、衛生服務室,形成三級聯動的農村社區醫療服務網絡。
目前,該縣火爐、長壩、鴨江、黃鶯等鄉鎮衛生院的“駐村醫生服務制”工作已全面啟動,400多位醫務人員分片駐村,1—3人1組,每月駐村走訪農戶10戶以上。“駐村醫生服務制”打破了當地“醫不叩門”的習俗,農民不出家門、不用下山就能看病治病。
(武隆縣委組織部)
黔江:優化發展環境
規范收費行為。區政府出臺了《關于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公告》,明令禁止部門自行確定的收費項目。從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清退亂收費、亂攤派8萬元,為企業和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8萬元。
優化服務內容。區行政審批中心提供“受理一個門、辦事一個廳、服務一條龍”的“一站式”服務,實行“服務內容、辦理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五公開制度,嚴格遵循“進一個門辦好,交規定費辦成,在承諾日辦結”的要求。對引進的重點項目和區內重點扶持企業,實行“五定”(定聯系領導,定聯系部門,定駐企業干部,定工作職責,定獎罰措施),改“面對面”服務為上門服務,竭誠為各企事業單位和投資者提供便捷、高效、規范和優質的行政服務。
打造優良政策平臺。該區出臺了《黔江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黔江區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規定,改變“談判承諾好,進來之后執行難;前任承諾好,后任執行難;政府承諾好,部門執行難;‘閻王’承諾好,‘小鬼’執行難”的問題。同時,嚴格執行優化發展環境警誡制度和領導責任追究制度。
(黔江區委組織部)
萬盛:100部紅色電影進社區
6月30日晚,萬盛區東林街道觀井灣社區數百名群眾早早吃過晚飯,端著板凳來到社區廣場,準備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這是該區區委組織部組織策劃的百部紅色電影進社區活動的一個鏡頭。
為引導社區黨員、群眾樹立遠大理想,激發愛國熱情,該區將為各社區的居民放映《鄧小平》、《開國大典》、《英雄兒女》、《小兵張嘎》等100多部優秀愛國主義影片。
(萬盛區委宣傳部)
雙橋:對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
雙橋區建立“不讓一個學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機制,實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兩免一補”方案。由區財政承擔的253名中小學生“兩免一補”費用共30427.50元已全部發放到學生手中。
該方案確定的資助對象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而已失學、面臨失學或未能入學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或少年;經區扶貧辦審核認定的貧困戶等。在實施過程中,雙橋區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動態管理、客觀公正、公開公示”的原則,為確定對象免費提供教科書,對享受免費教科書學生免雜費,對享受免費教科書的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
(雙橋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