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加納的庫馬西寄宿學校,一位老師走進教室,手里拿著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他問學生:“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齊聲回答:“一個黑點!”這時,老師說:“你們為什么只看到黑點而看不見白紙呢?今后在生活中你們可不要這樣啊!”
一個學生牢牢記住了老師的話,他就是科菲·安南。在剛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時候,正值伊拉克危機,科菲·安南能夠從黑云壓城、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的氣氛中看見和平的橄欖枝,從而力挽狂瀾,避免毀滅性的災難,也正得益于童年時老師的這番話。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有個漁夫從海里撈到一顆大珍珠,愛不釋手之余,意外地發現上面有一個小黑點。漁夫總覺得小黑點礙眼,心想,如果能將它去掉,珍珠將變成無價之寶。可是,剝掉一層,黑點仍在;再剝一層,黑點還在;剝到最后,黑點沒了,珍珠也不復存在。
很多時候,我們一味追求完美無缺的事物,容不得半點瑕疵,卻沒有想到,其結果往往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生活中,美麗與缺陷往往是并存的,容不下缺陷也就等于容不下美麗,而滿眼都是缺陷更看不到美麗。懂得正視美麗與缺陷才是智者,就像科菲·安南能夠從戰爭的陰霾中發現和平的陽光。生活的得與失,區別僅僅在于我們投向美麗與缺陷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