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的市場體系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
1.市場化的道路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國自1978年以來的經濟體制改革,其實質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即以經濟的市場化為取向的改革。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目的是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民在市場交易中的談判地位,節省交易費用,其實質就是農業的市場化。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機制決定了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問題,即通過市場解決了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及為誰生產的問題。商品生產者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獲得消費者的貨幣選票,就會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經營管理,降低勞動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會自覺地去搜集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地改變自己的經營決策和經營活動。這樣就使企業真正地起到了國民經濟細胞的作用。如果全社會的商品生產者都努力這樣做,促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