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擁有企業文化的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發展優勢,這是無法克隆的核心競爭力。
嘉陵的前身為清政府于1875年創辦的上海龍華槍子廠,迄今為止已有130年的歷史。過去,嘉陵曾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軍工企業,自1979年自主開發生產出我國第一輛民用摩托車以來,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一舉榮獲了“中國摩托車之王”的殊榮,成為中國“軍轉民”成功的典范和國有摩托車企業的一面旗幟。這與我們始終高度重視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分不開的。長期以來,嘉陵集團緊密結合軍工企業的特點,在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創新,先后榮獲了中國企業(形象類)優秀成果獎和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頒發的中國企業文化建設20年(魯電杯)“建設實踐獎”等殊榮。通過大力抓好企業文化建設,為推動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繼承性與創新性、特色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嘉陵企業文化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持續發展和普遍聯系的。企業文化也不可能永遠一成不變,今天先進的企業文化,若不進行持續發展,也許明天就會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阻礙。只有將繼承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特色性與先進性相結合,企業文化才能凸顯出強勁的威力和無形的魅力。長期以來,我們十分注重抓好對企業百多年軍工文化積淀的挖掘和提煉,形成了嘉陵創業型、創新型、執行型3個不同時期的獨特文化。
——1979年以前,形成了以艱苦奮斗為核心的創業精神。嘉陵的前身上海龍華槍子廠誕生于以“富國強兵”為本的洋務時期,實業報國成為了那個時期的企業精神。新中國成立后,嘉陵“老兵工”繼承了人民兵工在戰爭年代形成的艱苦創業的“官田精神”,依靠艱苦奮斗,發揚敢闖敢拼精神,成功地研制實現了享譽軍事工業界的槍彈殼用料“以鋼代銅”的重大技術革命,打破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認為不可能的“神話”。這種精神,為嘉陵的企業文化積淀了豐富的底蘊。上世紀70年代末,為克服十年“文革”浩劫帶來的巨大影響,嘉陵人一方面努力恢復正常的軍品生產,另一方面又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大搞農副業生產,鍛煉和培育了員工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意志和精神。1978年,嘉陵黨委把這種精神概括為嘉陵“六月精神”。“六月精神”的實質就是艱苦創業、團結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促進了嘉陵摩托車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的根本轉變。1979年,嘉陵在一無技術、二無圖紙資料、三無專用設備的情況下,發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精神,自主開發生產了中國第一輛民用摩托車,邁出了軍民結合戰略的第一步。1985年,在嘉陵“六月精神”的基礎上,嘉陵黨委正式把嘉陵精神概括為“團結、創新、求實、求精”8個字。它對于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塑造隊伍、推動嘉陵的改革與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企業先后創造了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家引進技術并開展國際技術合作的企業、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個建立經濟橫向聯合體的企業、中國第一個實行股份制的企業集團、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品牌、摩托車行業首家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摩托車行業首家出口企業等數十個“第一”的奇跡,成就了“中國摩托車之王”的王者風范。
——1998年以后,嘉陵的企業文化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執行文化是這一時期的最大特色。1998年,嘉陵實施了以企業文化建設為首要內容的八大戰略性結構調整,構建形成了奮發向上、務實進取的較完善的企業文化。2003年4月,嘉陵新班子上任后,制定了“一三五”發展戰略,隨后又制定了6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為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嘉陵人把2004年確定為“主動、服從、執行”年,以抓企業文化工程建設為重點,竭力培育、建設嘉陵執行文化。2004年8月,集團總裁靖波又提出了“改善無止境”的理念,其重點就是強化執行力和培育執行文化。通過抓執行,提升執行文化,在不斷改善——進步——再改善——再提高的循環往復運動中,創造卓越。
強力打造企業核心理念,努力構建高品質的企業文化
自1985年嘉陵提出“團結、創新、求實、求精”嘉陵精神以來,通過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文化思想和管理,挖掘和提煉嘉陵百年軍工的優秀文化積淀和嘉陵人艱苦創業、團結創新的文化底蘊,先后對嘉陵企業文化進行了兩次大的提煉和總結。一是1998年,為適應新的形勢,嘉陵在實施八大戰略性結構調整中,將企業文化作為調整之首,專門成立了企業文化調研課題組,對嘉陵企業文化進行了深入的調研,于1999年提煉、總結并編印下發了《嘉陵員工手冊》,形成了具有嘉陵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03年,嘉陵又重新審視企業文化,專門成立了《嘉陵員工手冊》修改小組。修改小組本著繼承與創新的指導思想,重點突出文化的先進性、理念的前瞻性和實踐的操作性。經過深入的學習、調研和思考,并廣泛征求各層面的意見,在吸納原《嘉陵員工手冊》成果的基礎上,特別對“基本理念”、“員工須知”部分,進行了重點修改和完善,對嘉陵企業文化的內涵作了進一步的提煉和詮釋,歷時一年,三上三下,七易其稿,于2004年初又編印下發了新版《嘉陵員工手冊》。
《嘉陵員工手冊》涵蓋了嘉陵宗旨、嘉陵理念、嘉陵精神、嘉陵價值觀及嘉陵員工行為規范等方方面面。尤其是新版《嘉陵員工手冊》對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行為文化方面都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重點提煉、總結和塑造了“以人為本,強企富民”的企業宗旨、“持續改善,創造卓越”的經營理念、“品牌創造效益,團隊高于個人”的價值觀、“務實嚴謹,雷厲風行”的嘉陵作風等,進一步構建起了以企業核心理念為特征的、具有嘉陵特色的文化體系,形成了嘉陵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抓好長期宣貫,為全員所認同并轉化為自覺行動
為培育和根植嘉陵精神、嘉陵價值觀等理念,我們采取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習教育方式,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堅持抓好向全體員工的宣傳和灌輸。
一是充分利用企業閉路電視、《中國嘉陵》報、嘉陵黨建網等宣傳媒體和傳統學習方式,通過多層面、多方位的廣泛宣傳,抓好《嘉陵員工手冊》學習宣貫。同時,投入資金在企業內各交通主干道、公共場所等設置嘉陵企業文化燈箱宣傳標語,讓員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二是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典型的樹立和宣傳,以點帶面做好示范。2002年,我們選擇在企業技術中心、油箱分廠兩個基層單位開展《嘉陵員工手冊》的宣貫試點,并在試點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全面推開企業文化宣貫工作,較好地推動了整個集團《嘉陵員工手冊》宣貫工作的深入開展。2005年,我們又以抓好企業銷售公司、產品制造部在員工中深入開展題寫并遵守“座右銘”活動為典型引路,把員工自己提出的“座右銘”張貼上墻,成為員工心靈驛站,在員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三是分不同層次,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培訓工作。我們主要針對企業高中級管理人員、班組長科(室)主任、一般管理人員及員工3個層次,進行分類培訓學習,使嘉陵企業文化真正成為每個員工的文化,真正為全員所認同并轉化為自覺行動。2003年,我們在全體員工中組織開展了以學習宣貫《嘉陵員工手冊》為主要內容的漫畫比賽活動。2004年,又在全集團組織開展了《嘉陵員工手冊》的學習培訓和大賽活動。四是注重抓好集團文化融合工作,不斷增強嘉陵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來,在國防科工委和兵裝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嘉陵先后整合、兼并了部分軍工企業。如何使子公司盡快融合于嘉陵大家庭之中,形成合力,我們先后兩次專門召開集團各企業分管領導及宣傳部長會,研究加快集團文化融合工作,并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集團企業文化融合建設及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在文件中明確提出了集團文化融合建設工作中的實施原則、實施目標和實施步驟以及當前工作重點及措施,較好地指導和推進了集團文化融合建設工作的開展。
領導高度重視并起好示范作用,成為抓好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一是專門成立了集團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的開展。同時,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做到同規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表彰。二是抓好考核,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勞動競賽、黨內創先爭優評比,保證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不走過場。三是把是否認同并積極實踐嘉陵企業文化作為新提、聘企業高中級管理人員的條件之一。四是抓好企業文化中長期規劃的編制。2004年,我們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2004—2009年規劃,今年根據企業新的發展戰略和“十一五”規劃,又提出了企業文化建設滾動發展規劃,在規劃中進一步明確和提升了企業文化建設目標。五是起好示范作用。一方面,集團注重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培訓,著力提高企業領導班子的素質;另一方面,在企業文化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集團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參與企業文化的提煉、培育和建設。如:在2002年企業高、中級管理人員企業文化培訓班上,集團總裁、黨委書記分別提出了明確要求,公司4位分管領導分別講授了嘉陵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及基本內容,這對于學習、理解和模范帶頭執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4年初,集團靖波總裁又將《把信送給加西亞》、《別找借口》兩本書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全體高、中級管理人員,并且率先垂范,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刊登在《中國嘉陵》報上。隨后,集團全體高、中級管理人員100多人完成了讀書心得體會的撰寫,并將這種執行理念化為各自的實際行動,帶動了全員執行能力的提高。
借力揚帆,以文化力大力提升經濟力
一是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夯實基礎。在先后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精細化管理,以及MRP、MRPⅡ、ERP等一系列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去年以來,為進一步優化物流尤其是產成品儲存、運輸和供配管理,減少中間環節,通過大力推行“對接制”生產方式,使訂單生產周期由以前的7天縮短到5天。
二是不斷提升嘉陵品質,大力實施“價值回歸和品牌提升”工程。
早在2003年前,嘉陵就順利通過了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及UKAS(英國皇家皇冠認可)環境體系認證和GJB/Z9001質量體系認證。強大的質量保證體系,使嘉陵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首家獲得“CCC”認證和國家摩托車“生產準入”認證的企業。2004年,嘉陵憑借優異的品質,其品牌價值從28.6億元大幅攀升達59億元。去年以來,為加快推進“一、三、五”發展戰略和“622”目標的實現,集團又大力實施六西格瑪管理和建立品質差異化管理機制,通過強化質量過程控制、市場跟蹤和質量攻關等措施,使產品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目前,成車一交合格率達到了95.86%,產品一次開箱合格率達到了99%。最近,在世界權威品牌評估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WBL)頒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嘉陵品牌價值再次攀升,由去年的59.2億元,上升達61.96億。
三是強化自主開發,科技興企。近年來,為引導市場,集團加快了新品開發速度,加大了對大排量產品125—150CC系列換代新產品及新材料、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力度,力求用高新技術來打造嘉陵品牌的閃光點。今年,我們通過進一步加大新品開發力度,在摩托車行業率先自主研發和推出了JH600CC大排量、高技術摩托車,形成了嘉陵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還最新推出了比國家今年頒布實施的“歐Ⅱ”排放標準更進一層的環保技術——發動機SP爆燃技術,大大提升了摩托車的動力性能,受到用戶的青睞和好評。到目前為止,嘉陵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家專利技術達200多項。尤其是今年以來,嘉陵相繼開發生產出150越野車、125街跑車等6-7款基干型摩托車,較好地滿足了市場的個性化需要,有力地拉動了市場銷售。
四是追求滿意服務,回報用戶和社會。嘉陵自全面啟動服務快車以來,每年都要投入上千萬元資金用于服務領域,目前,已建立起擁有5 000多家專業服務網點、近2萬名高素質的專業服務人員的點多、面廣、規范的銷售服務網絡體系。為進一步拓展“嘉陵服務,關懷每一步”的服務理念,2004年,我們又推出了我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個專業服務品牌“藍色風車”,并在全國范圍內舉行“藍色風車之旅”大型巡回服務活動,涉及全國各地近千個縣市,3 000多個鄉鎮村莊。整個活動共維修保養摩托車20多萬輛,接受用戶咨詢10萬余人次,不但贏得了用戶的“嘉陵品牌,值得信賴”的贊譽,而且使產品服務業成為嘉陵又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進一步強化和提升嘉陵服務內涵和服務質量,嘉陵又全面啟動了“3·1·5”新價值服務體系,在全國首家推出了對旗下全系列車型整車,實行三包維修1年4萬公里的超長質保標準,比國家規定的6 000公里高出近7倍,創建了服務市場的新標桿。
五是節約降耗,努力創建節約型企業。近年來,我們通過推行成本中心核算制,將開發、銷售、外貿出口、采購、制造、管理、財務等各項工作納入企業年度預算考核體系,同時采取年度預算與月度滾動預算相結合的預算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費用計劃,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經濟運行質量。
目前,嘉陵正憑借著大力提升文化力這一強大動力,努力加快發展步伐,2006年的目標是摩托車產銷突破140萬輛,銷售收入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25%以上,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以實現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目標。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