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載《摩崖流芳有邛崍》一文,記者寫道:“文殊摩詰問答(摩詰即唐代著名詩人王維)……菩薩、僧眾等,正聽文殊與摩詰一問一答。”這段文字令人費解。
(辭海)云:“維摩詰,梵語,義譯曰‘凈名’。人名,佛在世之大居士也。唐王維宇摩詰,即以維摩居士自況也。”
《佛學大辭典》云:“Vimalakirti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舊譯‘凈名’,新譯‘無垢稱’。”“菩薩名。凈者,消凈無垢之謂。名者,名聲遠布之謂也。唐詩人王維字摩詰,即以此菩薩之名為其名字也。”
王維在釋迦牟尼涅槧一千多年后出世,因為生平奉佛,素服長齋,所以從自己名“維”,聯(lián)想到“維摩詰”,便斷章取義地給自己取“摩詰”為字。這就像巴金本名“李堯棠”,由《詩經(jīng)》的“蔽芾甘棠”取“芾甘”為字一樣。
某報記者望文生義,不明究竟,隨便把“摩詰即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加在“維摩詰(居士、菩薩)”后面,將不同時空的兩個人等同起來,鬧了一個笑話。
(勝成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