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請降,舉國共慶河山光復。當時寓居成都,執教于華西、金陵、燕京諸大學的史學家陳寅恪教授寫了《聞日本投降》一律:
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
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病彌袁。
國仇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時。
念遠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
原注:丁丑八月,先君臥病北平,彌留時猶問馬廠之捷確否。
據朱寄堯、王淡芳先生《四川近百年詩話》(《文史雜志》增刊,1993)介紹,1937年,日寇占領北平,陳散原(三立)先生絕食殉難,所以“降書夕到醒方知”,寅恪先生慨嘆“何幸今生見此時”,竟像杜少陵那樣“初聞涕淚滿衣裳”,并且用陸放翁“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意,告慰尊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重溫大師此詩,并廣為介紹,藉以緬懷我心儀私淑的陳寅恪、朱寄堯先生和我一直禮為患難之交、為人師表的王淡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