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游僰國》,這是一本內涵豐富的書。
古稱“僰國”的宜賓,具有2180多年的歷史。《敘州府志》載:“禹貢梁州之域,秦為西南夷地,漢建元六年(前135)置犍為郡,屬益州”。這里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老城市之一,素有“西南半壁”之美譽,因位于長江之頭而稱“萬里長江第一城”,有悠久的生產酒的歷史和豐富的酒文化而稱為“酒都”。它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交匯,古來“貿易四達”。
宜賓有名滿天下的全國旅游四十佳之一的蜀南竹海;有世界級地質公園石海洞鄉;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珙縣僰人懸棺與真武山古廟群;還有老君山、芙蓉山、筠連巖溶、云臺山森林公園、青峰寺森林公園、石城山森林公園、七星山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區……
這里的奇山異水和悠久歷史孕育了一大批名人。古代有周洪謨、李永通、尹伸、程公許、李春先、樊曙、楊庚、李映棼、趙樹吉、詹書帷、張啟辰、邱晉成、趙惟熙等著名詩人,有黃斌老、子舟、包弼臣等獨樹一幟的名書畫家。北宋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遭貶曾寓居宜賓三年。杜甫、陸游、范成大、楊慎、王士禎、張問陶、趙熙等都曾經過宜賓,留下了十分珍貴的詩文。近現代涌現出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革命先烈孫炳文、李碩勛、盧德銘、余澤鴻、劉華等。當代文壇大家陽翰笙、哲學大師唐君毅也誕生在宜賓。
今天研究、宣傳僰道文化,既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青年一代,了解、認識燦爛的鄉土文化,對于繼承優秀的文學遺產,提高人文素養,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培養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詩游僰國》選宜賓古代詩詞500余首,220余家。所選內容,或描摹山水風光,或緬懷名勝古跡,或敘寫奇觀奇物,或記錄名優特產,或展示民情風俗,內容十分豐富,選擇相當完備,古往今來名家巨作,幾無遺珠地囊括其中。有的氣勢磅礴,有的雄渾飄逸,有的清新明快,有的通俗暢達,異彩紛呈,璀璨奪目。
今天的人們,除了足踏實地,眼觀心得外,還需要有藝術地、審美地再現古代風景名勝的詩文,從詩中游賞,以詩為伴,去與詩一同游賞,去詩意地游賞咽此,《詩游僰國》這樣的書,就成了十分必要的“精神食糧”。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大學中文系(成都)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