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紫砂界“堯臣現象”受到收藏家及社會的普遍關注,尤其是開創絞泥先宗,堪稱“戲泥聘懷、獨步壺壇”作為紫砂行業的領軍人物,呂堯臣被收藏界、藝術界及權威界稱頌為 “壺藝魔術師”。
1940年,呂堯臣出生于江蘇宜興,1958年師從著名紫砂老藝人吳云根學習紫砂制壺技藝。之后,他又相繼得到朱可心、顧景舟等名家的指導,博采眾家之長,大膽創新,在數十年的紫砂藝術探索中,不僅開創了出神入化、堪稱一絕的“呂氏絞泥”技藝,即把紫、紅、黃、綠陶土絞在一起,形成變化無常的自然紋理,揭示了五色土的顏色的搭配規律和深層次的內涵,開創了紫砂新的藝術世界和境界、藝術形式和風格。而且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壺藝創作之中,使得紫砂壺藝從傳統“文人壺”上升到哲思境界,在壺藝上最終形成了質地溫潤古雅、造型端秀敦樸、氣韻圓暢生動、神態豐潤深遠的“呂派風范”。
呂堯臣天性聰穎、勤奮好學、興趣廣泛,擬古而不泥古,推陳而不忘賡續,用神奇的紫砂語言,創造了一個個美麗的藝術世界。1970年呂堯臣服務于“宜興紫砂研究所”專事紫砂器的造型設計期間,新品便層出不窮。“竹爐茶具”、“竹圈酒具”、“玉帶壺”等作品屢獲全國陶瓷美術評比金獎、銀獎。于是人們給他冠以“創作大師”之譽。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呂堯臣在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使得“呂派壺藝”邁進了“自然時代”,達到“超然物外,身心合一”的境界。在數百年的紫砂藝術史上,類似的意境高超瑩潔而具有壯闊幽深的宇宙意識、生命情調的作品是不多見的。這要求藝術家既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中”。超曠空靈,才能如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
呂堯臣嘔心瀝血的創新成果,受到了海內外行家的高度評價,不少人把他贊譽為“宜興壺界的魔術師”。臺灣雜志《壺中天地》的一位作者這樣寫道:“如果說宜興紫砂陶藝創作是中華歷代文化藝術中最杰出的一支奇葩,那么,呂堯臣對宜興紫砂的卓越成就,更是近代陶作的佼佼者。宜興始創紫砂陶藝創作,上天造化呂堯臣使之更加完美。”
53歲那年,呂堯臣入選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標志著宜興紫砂壺藝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而得到國際的承認。去年4月份,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政府為呂堯臣舉辦了“堯臣壺藝國際研討會”,開創了政府為陶藝家個人舉辦研討會的先例。
“相約陶都·親近紫砂”——中國陶都網首屆壺友節“五一”開鑼
活動時間
2006年5月1日至2006年5月3日(4月30日下午報到)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06年4月26日。活動詳情請登陸www.chinataodu.com查詢
浪漫五月,翻閱著歷史雜著,尋覓著紫砂優雅的落跡,在這個飄灑著綠色,揮發著青春活力的季節里,中陶網誠摯邀請廣大網友共聚古都陽羨——讀:陶都的璀璨文化;撩:紫砂的神秘面紗;聽:竹海的葉濤;沁:茶洲的醇香。為讓更多的紫砂愛好者進一步了解陶都宜興、與紫砂零距離接觸,五一期間,中國陶都網將舉辦“首屆壺友節”,誠邀全國愛壺人士一同登黃龍山,觀龍窯遺址,走進紫砂工藝廠,欣賞歷史老壺,與名家零距離交流。屆時,紫砂界名家呂堯臣、徐秀棠、譚泉海、邱玉林、鮑志強、毛國強、凌錫茍、吳鳴、曹亞麟、夏俊偉老師也將與壺友們相聚竹海,潑墨揮毫。另有“紀念壺最佳養手”評選活動期待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