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社會的多元和奢侈,讓我們目迷五色,不分東西。可口可樂與肯德基沖擊著孩子們的胃口,廣東潮汕菜系主宰著各種宴席,水煮系列成為坊間民眾熱愛的私房菜,變化多端的吃,生猛鮮活,香辣刺激,大塊朵頤,人的腸胃和思想一起污濁復(fù)雜起來。
人是越吃越慵懶,越喝越茫然。
于是,生活需要有一杯茶。
而今人們飯后說得最多的一句禪家法語是:吃茶去!
現(xiàn)代人愛喝茶皆緣于消食與清濁,與道無關(guān),與禪無關(guān)。一杯杯深褐色的茶湯下肚之后,那濃香解媚,啜英嚼華,喉味回甘,飲滌塵煩……漸漸地也能從中感受到茶的儉樸、清淡、和靜、自然的天性,從一般的去膩解渴的日常行為,升華到精神享受的境地,茶與中國文化崇尚溫和謙遜,淡泊寧靜,清儉本分,先抑后揚(yáng)的精髓相契合。
清冷幽靜的山地,一徑矮灌比肩牽連,有霧嵐纏綿其間,有粉蝶翩翩翻飛,一處清泉繞過,輕風(fēng)催發(fā)嫩芽。在這樣的天地中,茶深得自然安蓄的秉性,鐘靈毓秀,造就了好品格,也激發(fā)出無限的禪機(jī)。
有禪茶語:“若是口鼻吃茶,只嘗得苦,回得甜、聞得香,只有以心飲茶者,方能于靜品細(xì)咂中體味出那個‘清’字來”。人生行程不免甜酸苦辣咸,五味雜陳,那五味子中沒有“清”,如果你品味到這“清”,不僅能讓你消乏提神,慰藉身體,靈臺清明,你的行程會更加從容篤定,閑適淡泊,達(dá)觀安貧,賞識維美。
喝茶的心是顆平常質(zhì)樸的心,喝茶人重簡不重繁,重神不重形。喝茶的心是放的低低的,徹底休閑的。飲茶者注重一個“品”字。杯小如核桃,壺小如香櫞,紅泥小火爐,炭火煮清泉,“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下咽,先嗅其香,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試二杯,令人釋燥平矜……”品茶,不是單純?yōu)榱髓b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lǐng)略飲茶之情趣,品茶之妙全在韻味優(yōu)悠。
傳說古埃及神話中有一桿神奇的秤,人死后都要把心取出來稱量。如果心很輕,天使會引導(dǎo)羽毛般輕靈的心飛往天堂。如果那心很重,被諸多煩惱和欲望填滿,就會墜入不見天日的地獄之中。
喝茶會讓你的心越喝越清,也越喝越輕。那承載數(shù)不盡的人生欲望,那欲望帶來的數(shù)不盡的人生煩惱,都會在喝茶中漸漸被清滌干凈。
中華好茶真是精彩紛呈,錯過了品茶之美、品茗之樂,人生都不完整。
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有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