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充分調動最廣泛的積極性。在各方面的積極性中,最重要的,是要調動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力量農民的積極性和各級政府的積極性。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全黨的大事,是國家的大事,是全國人民的大事。要做好這件大事,單有政府的積極性不行,單有農民的積極性也不行,必須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政府和農民兩個積極性,使兩個積極性形成一種巨大的合力,推動新農村建設向前發展。
充分調動兩個積極性,最關鍵的是要調動和發揮農民的積極性。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新農村建設最主要的力量。很難想象沒有農民的積極參加,僅僅依賴政府的一個積極性來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能勝利地完成這個重大的歷史任務,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要在兩個方面下功夫,解決好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個是要在深刻認識和理解黨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上下功夫,在提高自己思想認識水平的同時,讓全體農民充分認識新農村建設不僅是國家發展的歷史必經階段,更是每一個農民自身發展的需要,是自己從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的重大機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事既關已,也是國策。抓住這個機遇,就能更好更快地發展自己,自己發展了,不僅是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而且也為國家的發展作了貢獻。第二個是要在正確認識和理解黨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針政策上下功夫,強化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意識。我們現在有許多農民群眾,受到各種影響,對我們現在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信心不足,或是認為新農村建設的理想目標離現實非常遙遠,或是認為自己那里條件太差,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實現不了現代化。類似的思想問題,集中起來,往往形成了一種消極的態度,助長了“等、靠、要”的思想,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自己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權力,從根本上說,也就放棄了自己發展的機遇和發展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千方百計地鼓起、鼓足農民群眾,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的信心,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智慧,建立起自己是新農村建設的主人的信心。我們相信,農民的信心建立起來了,農民的干勁鼓起來了,就會形成一個鼓足干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局面。
充分調動兩個積極性,最重要的是要調動和發揮各級政府創造性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來說明其重要性,恰如其分。
我國農村地廣人多,農村的各種情況也不盡相同,我們不能幻想著用一個模式就可以把新農村建設搞起來。現在,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種什么樣的模式,而是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的創造精神。這是一種需要進一步開發的各級政府的積極性,是一種有助于轉變政府工作方式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種積極性的最主要的實現方式就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各級政府的這種積極性也是需要調動的,這就是上一級政府對下一級政府是鼓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呢,還是要求什么工作都搞不從實際出發的一刀切;是追求“政績”效應呢,還是講求群眾的利益效果;是熱衷于搞形式上的東西呢,還是講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各級政府面臨的這類問題,是影響下級政府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要搞好新農村建設,就要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各級政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積極性,鼓勵各級政府從當地實際出發,圍繞黨的方針政策,充分地汲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劃分好發展的階段,制定好發展的目標,找準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實施好新農村建設的措施,使新農村建設既有看得見的變化,又不搞形式主義;既有力地推動了工作,又讓農民群眾滿意;既讓干部得到鍛煉,又讓農民得到實惠,使新農村建設得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