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鞏固擴大股權分置改革成果
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從試點起步,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開弓沒有回頭箭。今年,股權分置改革仍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任務,必須下定決心,加快推進,爭取使那些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在年內基本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目前,股權分置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各地區之間進展很不平衡,尚未進行股改公司的情況比較復雜,改革難度比前一階段明顯增大。面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各有關方面須積極探索,不等不靠,用改革創新的辦法去化解難題。
——國務院副總理黃菊1月12日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點評: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件大事,此舉在2005年被果斷地推出,表明了決策層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決心。當改革進入到非帕雷托改進之時,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改革方案,更沒有一個滿足所有人的利益的方案。然而,現在股權分置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的順利與否主要取決于大多數國有企業的態度。國家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長期受益者,理所應當在國企股權分置中讓出更多的利益,為股權分置改革做出更多貢獻。
存款保險制度年內有望建立
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已被列為2006年金融穩定工作任務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劉士余在2006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點評:作為金融安全網重要組成部分的存款保險制度,對它在中國盡快實施我們一直充滿期待。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不僅可以改變國家為經營不善的銀行買單的窘境,而且將改變不同類型銀行的競爭格局,加快中小銀行的成長與發展,改變中國銀行業過高的產業集中傾向。
數據
民生銀行2005年賺27億元
民生銀行發布的2005年年度報告顯示,該行在2005年實現凈利潤27.03億元,同比增長33%;不良貸款率為1.28%。該行在年報中稱,2006年將力爭把不良資產率控制在2%以內,稅后利潤比上年增長23%。
點評:盡管民生銀行的行長們已經淡化了“超常規發展”,但民生銀行沿著近年的超常規發展的路徑,在2005年又交出了一份令股東滿意、令存款人放心也令同行羨慕的答卷。這些成績的取得,無疑與民生銀行的體制優勢有關,但更來源于其不斷深化的內部改革、不斷創新的產品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銀行對2006年的指標設計要低調得多,這既反映了銀行高層低調的風格,也比較符合銀行需要進入戰略轉型與調整期的現實。
農信社不良貸款率大降8.3個百分點
銀監會發布的農信社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末,按照貸款四級分類計算,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為3255億元,比2005年年初下降1259億元,比新一輪農村信用社改革前的2002年末下降1892億元;不良貸款按以往同口徑計算占比14.8%,比年初下降8.3個百分點,比2002年末下降22.1個百分點。
點評: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率的下降,當然是改革的一個成果。為農村信用社改革支付的成本不算太高,但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按照農信人的說法,農村信用社是“給點陽光就燦爛”。何也?因為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其本身就有天然的市場化機制的基礎。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首次降至一位數
截至2005年末,我國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數,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為中國銀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據統計,截止2005年12月末我國境內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3133.6億元,比年初減少5176.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8.6%,比年初下降4.2個百分點。
點評:不良貸款一直是中國銀行業的毒瘤。經過多年努力之后,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的下降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自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件。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率的下降并非全是銀行家們和監管者的功勞,而主要歸功于剝離、注資以及資產置換等外科手術。各級政府、民營企業以及廣大居民都為不良資產率的下降做出了貢獻。當然,我們期待的是,隨著更為深入的內外體制改革和更為全面的開放政策,希望銀行家多創造財富,少毀滅財富。否則的話,銀行家們將以何面目面對國人?
事件
招行將對個人賬戶收費
從4月1日開始,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普通一卡通和存折客戶如果在招行資產不足1萬元,將會被收取每月1元的賬戶管理費。另外,對日均總資產不足5萬元的一卡通金卡將按月收取賬戶管理費10元人民幣;對日均總資產不足50萬元的金葵花卡,將按月收取賬戶管理費30元人民幣。
點評:銀行賬戶收費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熱門話題之一。盡管曾經習慣了享受免費服務的客戶對賬戶收費不太樂意,但在享受著銀行服務帶來的高便利性之后也只好接受。銀行收費自然有其成本的考慮,但為何近年才成氣候?這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越來越強調市場細分,區分不同產品、不同客戶對銀行的貢獻度,依據貢獻度來提供服務與收取費用,體現的是銀行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更新;另一方面是因為銀行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問題,擁有大量的存差和14萬億元之巨的居民儲蓄存款,即使收費也不再擔心客戶流失和存款下降。此外,賬戶收費也是增加收費性收入的重要途徑。不過,招行此舉可能會對他們努力培植的在校大學生客戶的利益與心理產生影響。
銀監會徹查建行法蘭克福分行
日前,銀監會向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通報了2005年10月18日至30日對建行法蘭克福分行的現場檢查情況。包括超出授權額度拆放資金在內的十大問題因此浮出水面。銀監會發現,該分行在執行當地監管要求、授權制度執行等十個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銀監會已要求建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上報銀監會。
點評:如同許多國有大型企業的海外機構一樣,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海外分行一直是監管的薄弱環節,問題不少。按照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對銀行海外分行的監管應以母國監管為主,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的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問題往往是東道國監管部門最先發現的。本次對建行法蘭克福分行的現場檢查,表明銀監會正在彌補對銀行海外分行的監管真空。相應的,這些銀行總行的合規部、風險部、審計部門更要重視起對海外機構的內控與風險管理。
深發展率先推出“雙周供”個人住房按揭貸款
從2月28日起,深圳發展銀行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出“雙周供”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今后,居民借助該業務進行償還住房按揭款時,將不再按月還款,而是每兩個星期還一次款,“月供”就此將被改稱為“雙周供”。據稱,該還款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顯著降低所還利息額和還款總額,并大大縮短整個還款期限。
點評:最近在住房貸款產品上不斷翻新,先是光大銀行率先推出的固定利率貸款,現又有深發展推出的“雙周供”貸款,無非是在利率與還款方式上想招。這一方面說明金融產品創新的活力十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越來越嚴重的流動性困境中,銀行不得不找尋相對收益率高、風險小的住房按揭貸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