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中,一談到文化變革,人們總是充滿著種種疑慮:文化變革的動力來自哪里?怎樣進行文化變革?文化變革到底能為企業帶來什么?如何衡量文化變革的成果和價值?
企業的疑慮并非空穴來風,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很多文化變革項目總是流于表面,切不中要害,或者是唱高調、落不到實處。主要的表現出的形態,如,將企業的文化寬泛化,與社會的文化及個人的文化混淆在一起,失去了變革的目標和標的;再如,實施的手法單一、模式老套、不成體系,認為文化變革就是開開會、做個培訓、分發一套制度文件等,如此做下來,錢和時間沒有少花,但看不到現實以及持久的效果。
企業要的不是“虛化”以及“泛化”的文化飾品,而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文化變革。怎樣做,才能達到這一目標,不妨依據以下程序重新審視。
首先,從企業的財務指標入手分析問題。財務數據是企業發展的陰晴表,是企業健康狀況最直接的顯現。企業經營的壓力不能只裝在老板的心里,應該分擔給每個人,共同的文化首先來自共同的利益。從財務指標人手并不是就財務談財務,而是透過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識別問題,識別的結果往往就是企業文化變革的根本動力,即企業價值衡量標準的重構。針對以往的弊端,漏洞,重新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一致的、以結果手,對員工的心理效應是最直接以及深刻的。

其次,深入到具體業務中,對流程進行改造。實現新的業績指標與價值標準,需要具體的業務做支撐,而讓業務轉化為客戶認可的價值,則需要系統的籌劃與運營,包括市場的地位、資源的支撐以及高效率的運營流程。流程就是企業的行為,企業文化外現出的做事方法、秩序、目的性。流程的改造首先來自于思維模式的變革,流程的改變還需要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作支撐,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創新”,離不開面對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主創新。由此,文化變革的第二步就是根據個人、部門、公司實際開展業務的需要變革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實現資源、時間、效益的持續化、最優化組合。
再次,依據實際需要,吸收新知識、新技能。新的標準、新的領域、新的行為方式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陌生的,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需要持續的學習、精進,不斷填充新知識、新技能。在這個時候,針對組織變革中每個人遇到的瓶頸和困惑,引入專業的培訓則更為有針對性,更能體現出時效價值。實際上,培訓對于員工而言也只是一種刺激,刺激員工自主思考問題、探索解決之道。再好的理論只有在實踐中得以應用才有價值。在學與用之間,更需要發揮個人主動能動性。
最后,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進行系統總結。企業文化的變革不是外部強加給企業的,也不是企業中某部分精英人士的變革,而應該是一次全員自發自覺的運動。全員自發自覺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工作價值、流程、結構以及掌握的資源、技能,然后依據新的標準、要求做出主動的革新。最后,完整的企業文化變革應該是每個人文化變革的集成,先由下向上匯總,再由上到下確認,形成共同的心靈藍圖與行動綱領。
如讀者對企業文化變革業務及知識有進一步需求,請撥打咨詢熱線010-8586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