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國務院發出中直對口幫扶三峽庫區移民和扶貧攻堅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華中電網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將巴東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到2005年,已實施了三期對口電力扶貧(每期為四年),各級電力部門直接投入扶貧資金1430萬元,實施了電網新建改建、無電村通電工程,中、小學教學樓建設、鄉衛生院擴建工程和科技下鄉支農等項目。這些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改善了巴東的電網結構,改變了學校的教學條件,提高了庫區人民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促進了巴東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銀線傳遞幫扶情
巴東縣溪丘灣鄉是一塊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土地,早在1930年,這里已成為巴(巴東)興(興山)歸(林歸)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數千群眾投身革命,無數英烈血灑群山。該鄉的堰塘評、西溝、后村和沿渡溪四村,由于地處邊遠貧困山區,老百姓一直未用上電,1995年國家電網公司扶持資金80萬元,在農民投入部分勞動力和自籌部分用電材料的條件下,共架設10KV線路32公里,低壓配電線路34公里,安裝變壓器6臺210KVA,徹底解決了1310戶4780人用電困難。1996年1月8日,是老區人民最難忘的日子,在通電的慶祝會上,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拄著拐杖含著眼淚說:“電力部門是我們的大恩人。我要給他們磕個頭,感謝他們解決了我們多年來無法解決的困難,圓了我們用上電燈的夢想”。巴東縣官渡口鎮的莊屋頂村,地處邊遠的高寒地帶,多年來一直未用上電。1999年國家電網公司扶持資金,共架設10KV線路7公里,低壓配電線路5.6公里,安裝30KVA變壓器一臺,解決了210戶760人用電困難。結束了巴東最后一個無電村的歷史。
國家電網公司10年來為巴東的電力發展共投入扶貧資金390萬元,2005年僅電力收入一項將達到9000萬元。比1995年凈增5500萬元,促進了巴東的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希望工程寄托愛
1995年國家電網公司,華中電網公司、省電力公司共同籌資啟動了溪丘灣希望小學工程建設。這所學校地處偏僻的農村窮山溝,學校破亂不堪,下雨時外面大下教室小下,學生基本上很難上課。電力扶貧援助后,新建教學樓18間2200平方米,添置課桌300套,消除了原小學的危房1400平方米。學生上學有了安全保障,學校的教學環境得到了改善。一位失學孩1995年至2004年,國家電網公司共投入教育扶貧資金597萬元,巴東‘12所中小學(一二期9所,三期3所)新建和維修校舍35000平方米,添置桌椅450套,救助失學兒童280名,資助貧困大學生45人,有力地支持了巴東教育事業的發展。
科技扶貧暖人心
自1995年國家電網總公司對巴東實施電力扶貧以來,各級領導十分關心庫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加大了科技知識的投入,公司領導不遠千里,不辭勞苦,走遍巴東的山山水水,現場察看,調查研究,制定科技扶貧方案。2004年4月17日,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省電力公司一行20多人在國家電網公司陸延昌副總經理的帶領下,到巴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他們為部分村送去200臺干濕磨、萬冊科技圖書、宣傳畫,組織醫療隊走進革命老區溪丘灣鄉,為老區人民看病送藥,給老百姓講解安全用電知識和科技致富技能,給電力希望小學送電腦5臺,電視機2臺,復印機1臺,增長了孩子們的見識,使邊遠的山區孩子用上了現代化的教學工具。
銀線根根,伸向了山谷,串起了千家萬戶,同時也把國家電網公司,省電力公司對老區、庫區人民的那份誠摯愛心播灑在巴東的大江南北,播灑在巴東50萬人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