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概括說明了第5版《現漢》收詞的變動情況。從意義和來源兩個方面對增收的新詞新義進行了分類,并對增收新詞新義時采用的積極而穩妥的方針和普遍性、穩定性、合理性原則作了簡要說明。對增收的其他方面的詞語也作了簡要分析。對依據“過于古、舊、偏、方”幾條原則刪減的詞語作了說明。
關鍵詞 第5版《現漢》 收詞 增收 刪減 新詞新義 舊詞
《現代漢語詞典》(下簡稱《現漢》)是為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范化服務的規范性中型語文詞典,收詞方面以記錄普通話詞匯為主,也酌收一些常見的方言詞語、舊詞語和文言詞語及某些專門術語。我國內地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經濟、法制、科技、文教等各個方面迅速發展,反映這些發展的是漢語的詞匯有了較快的發展變化,最為突出的現象是新詞語、新詞義大量涌現,也有較少的詞語和詞義退出了當前的詞匯系統,這就使得整個詞匯的面貌發生了一些變化。規范性的語文詞典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語言的發展變化,在收錄詞語方面與時俱進,才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當前語言的詞匯面貌。所以,《現漢》的每次修訂總是把收詞的增刪當作一項重要工作。
《現漢》是1978年正式公開發行的,收詞約56萬條。1983年出版的第2版主要是消除殘存的“文革”的影響,收詞方面變動不大。1996年出版的第3版,修訂的重點在于增刪條目,增收詞語達9 000條之多,刪詞約4 000條。現在出版的第5版與1996年出版的第3版相比,增加了詞語7 200余條,其中新詞新義約占三分之一,刪去詞語2 700余條,還增、刪了不少詞義。收詞方面增新刪舊,調整平衡,能較為全面地反映詞匯的新發展,以適應讀者的需要。
新修訂版增收的內容主要包括新詞新義和為調整、平衡而增補的詞語兩個方面。
一、積極穩妥地增收新詞新義
《現漢》第3版出版以來,產生的新詞新義數量較多,我們定下的增收新詞新義的指導思想是積極而穩妥。所謂積極,就是盡可能多增收一些新詞新義以反映語言運用的實際情況;所謂穩妥,則是根據收詞原則選收新詞新義,既要遵從自身收詞原則,又不大幅度突破詞典的原有規模。選收的原則主要是新詞新義在使用上的普遍性、穩定性及本身的合理性幾個方面。使用的普遍性是指考慮新詞新義在現時的使用范圍,如地區、行業、人員層次等等。例如我們增收了“秀、酷、扮酷”等詞,而沒有收“酷斃、帥呆、美眉”之類,就是考慮到后面幾個詞在地區、行業、人群中流行面沒有前面幾個詞廣。穩定性是指考慮詞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否一直在使用,是否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比如“大哥大、郵碼”也曾有一段時間較為普遍地使用過,但沒有通行多久就隱退了,被在穩定性上占優勢的“手機”和“郵編”取代了,修訂中就沒有收錄它們。合理性主要是指考慮新詞新義存在的必要性、理據性。比如“的士”一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香港地區傳入內地,當時學界對這個詞還有爭議,認為它是根據粵語語音從英語借來的譯音詞,與普通話譯音差別很大;而且普通話中已有“出租小汽車”一詞,沒有必要再借用它。但是這個詞音節上比起“出租小汽車”大為簡易,詞義明確,又符合現代人用詞求新求變的心理,它還是穩定地使用開來了,而且由它簡化的“的”又成了構詞語素,組成“打的、面的、的哥”等詞,“的”和“的士”這樣的新詞和新的語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樣地,“拜拜、酷”和“吧”(“酒吧、網吧、氧吧、吧臺、吧女”的“吧”)都收錄了。相反,“廣場”、“花園”還有“城、中心”之類,這些詞義在必要性、理據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現漢》這次修訂就沒有收錄。
二、新詞新義的來源
新詞新義是從各個方面來的,極大地豐富了現代漢語標準語詞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普通話的詞匯面貌。這次修訂《現漢》,正是從全面反映現代漢語詞匯面貌出發,積極而穩妥地增補各個方面來的新詞語、新意義。
1.由于多年的推廣,普通話已經在國內外有較強的影響,自身產生新詞語新詞義的能力相當強,因此,所收的新詞語絕大部分是普通話中產生的。對新詞的結構加以分析,可以看到一個顯著的現象,就是它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兩個以上的語素組成的合成詞,而單個語素形成的單純詞很少。合成詞中又以復合詞占絕大多數,派生詞少一些。
2.從港臺傳入的詞語。改革開放以來,一些港臺地區特有的詞語傳入內地,成為較為流行的詞匯,比如潔具、面膜、峰會、豪宅、封殺、互動、雙贏、鎖定、資訊、智障等。一些外來詞也是先由港臺地區引進,后來再傳入內地的,比如秀、派對、獵頭等等。
3.我國內地各方言的詞語也是普通話新詞語的一個重要來源。北京話的地位較為特殊,北京話的詞匯較易為普通話吸收。比如:大款、托兒、砍價、神侃等等都是來自北京話的詞語。上海和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快,那里外地去的流動人口較多,因而那里的特有詞語流入別的地區的機會就多一些,被普通話吸收的機會也會多一些。比如買單、花心、樓花、發燒友、炒魷魚等等就從廣東話而來;穿幫、跟進、套牢、批租、動遷、割肉等等就從上海話引進。
4.專業術語或行業語通用化而成為一般詞語。由于科學知識普及,一些科技術語或行業語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成為一般的流行詞語,比如擦邊球、點擊、二傳手、平臺、硬著陸、蒸發、置換等等。相反,某些一般的通用詞語被學科或行業借用成為專科詞語的也不少見。比如菜單、窗口、防火墻、桌面、文件之類成為計算機術語,割肉、清倉之類成為證券交易中的詞語,故意、不作為之類成為法律術語。
5.由簡稱、合稱或短語縮略而形成的新詞語。簡稱、合稱、縮略是現代漢語形成新詞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安保、地鐵、動漫、核電、立交、社保、雙規、三農、央行、心梗等等。
6.借用外來詞是豐富本民族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一些外語詞語也以音譯或直譯的形式借進來。比如,近年從英語音譯進來的如酷、克隆、卡丁車、黑客、香波、伊妹兒等;從英語直譯而來的如尋租、路演、藍牙、獵頭、熱鍵等;從日語來的如料理、放送、人氣、卡拉[WTBZ]OK等。還有西文字母或西文字母與漢字組成的詞語,即字母詞,已經在內地相當流行,比如B超、CT、DVD、T恤衫、MTV、IP電話、WTO、SOS、X射線之類,已經成為大眾傳媒和語言交流的組成部分,《現漢》從第3版開始,就選收了一部分常見的字母詞附在正文后面。這次修訂又作了修訂和增補。
7.[KG(3x]古舊詞語的起用。現代漢語是由古代漢語發展來的,不少現代漢語詞匯是從古代漢語傳承來的。在特定的文體和特殊的語境中,一些古舊詞語還在使用。比如,在近年流行的歷史題材的戲劇和電視劇里,古舊詞語就用得更多一些。還有一些古舊詞語,在我國內地已經有很長時間不大使用了,而現在又起死回生,成為流行詞語,比如垂范、福祉、履職、耄耋、驚堂木、清道夫等等。
三、為調整、平衡收詞而增補的詞語
詞匯是一個系統,詞典收錄詞語應該講求科學性。規范型的現代語文詞典有自己的收詞標準。從詞語的重要性、常用性和收詞的系統性、平衡性方面考慮,重要的、常用的詞語不能漏收,同類詞語收錄哪些要有個照應和平衡。這類因調整、平衡而增收的詞語也不在少數。
1.[KG(3x]有些常用的詞語,第3版失收了;還有一些詞語,初版已經收錄,第3版刪減失當。這次修訂對此都予以補收,比如辭世、德望、低迷、電站、定則、翻盤、花費、解析、禁律、經辦、臉型、零銷、榴蓮等。
2.成套的詞語,舊版只收了其中的一部分,沒有收其他的,這次予以適當地增補。比如,過去已經收錄了孟春、仲春、孟夏、仲夏、孟秋、仲秋、孟冬、仲冬,這次修訂補收了季春、季夏、季秋、季冬。
3.舊版失收一些釋義中用到的詞語,第5版補收了。比如,“刑偵”注“刑事偵查”,“刑事偵查”未出條;“腫”、“腫脹”注文中都用了“發炎”一詞,而“發炎”未出條;“花臉”注中有“銅錘”一詞,“銅錘”未出條等。這次修訂補收了“刑事偵查”、“發炎”、“銅錘”等詞。
4.舊版本一些詞語釋義后面注有“也說××”、“也叫××”、“也作××”,而“××”沒有收錄,如“前仰后合—也說前俯后仰”、“導火線—也叫導火索”、“跋前[FF]ND626[F]后—也作跋前躓后”中的“前俯后仰”、“導火索”、“跋前躓后”,這次修訂中都補出條了。
5.舊版本中有“通稱××”和“××的通稱”、“簡稱××”和“××的簡稱”、“俗稱××”等,如“花崗巖—通稱花崗石”、“平面交叉—簡稱平交”、“觀世音—俗稱觀音”等,但相應的“通稱”、“簡稱”、“俗稱”有的未出條,本次修訂中補出了。
6.增補姓氏。舊版姓氏用字和姓氏義只是作為特殊情況而收錄的,比如某些字詞現代只有姓氏用法(如劉、司馬),某些字作姓氏用時有特定讀音或讀不同音時是不同的姓氏(如行[WTXT]xíng、樂lè和樂yuè[WTBZ]),因此,姓氏收錄比較少,第3版只收錄了970多個。這次修訂應不少讀者的建議,較多地補收了現代使用的姓氏,共補收姓氏1180多個。這樣,第5版《現漢》共收錄姓氏2150多個,基本上涵蓋了當前社會上見得較多的姓氏。在收錄姓氏方面還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姓氏用單字有異體字,異體字是否適用于姓氏?姓氏用單字有字形的分化(如“閻”和“閆”、“肖”和“蕭”)或字音的分化(如“樂”、“蓋”、“諶”、“郗”、“鄂”),這些姓氏是一個姓還是不同的姓?還有姓氏收錄范圍問題,生僻的姓氏收不收?少數民族姓氏收不收?諸如此類問題只有經過深入研究,才能在收錄姓氏方面做得穩妥一些。
7.增補一些單字。包括新發現的化學元素用字、較有查考作用的現代地名用字、個別的人名用字,如“玟”、“[FF]NE435[F]”等。偏旁可以類推簡化的繁體字,以往的《現漢》各種版本均不在字頭后面附出,考慮到簡化漢字已推行近半個世紀,內地50歲以下的人差不多對繁體字都較為陌生了,而對繁體字又時有查檢的實際需求,所以這次修訂在偏旁類推簡化的字頭后面一律附出相應的繁體字,如讠(言)、钅(金)、饣(食)、貝(貝)、頁(頁)、馬(馬)、鳥(鳥)、魚(魚)、纟(纟)等偏旁的字都在字頭后面附列出了相應的繁體字。
四、刪減條目
修訂不僅需要增收語言中的新詞新義,同時也需要刪去原有的一些詞語和詞義。這一方面是為了保持詞典的中型規模,不能讓它的篇幅過于膨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反映語言中的詞匯發展變化狀況,保持詞典的較強實用性。這次修訂刪減詞語的原則,是刪去那些過于古的、過于舊的、過于生僻的、過于專門的和方言色彩過于強的詞語。所謂“過于”,當然只能說是相對的。
過古的如不逮、裁答、攜貳、閹寺等;過舊的如本生燈、長支、吃糧、收生婆、謄寫鋼板等;過于生僻的如廠絲、尺中、岔眼等;過于專門的如川紅、導納、熱固性、勺狀軟骨、象形文字論、組織液等;方言色彩過于強的如抄靶子、扯手、火老鴉、老家賊、罵山門、洋堿、做人家等。
此外,還有個別消極而易懂的詞語如操蛋、吃槍子等,個別舊的譯音詞如幫浦、梵亞鈴、菲林、苦迭打、米突、拿摩溫等,也刪減了一些。
限于修訂人員的水平和使用的資料,這次修訂在收詞方面還會存在不足和失誤之處。比如,書剛出版,我們就發現直白、軟肋、軟座、東北亞、羅馬字母等一些該增補的詞語漏收了。我們殷切地歡迎廣大讀者一如既往地多提批評意見,我們在這方面會不斷改進、完善,以使詞典能最大程度地符合讀者的需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北京100732)
(責任編輯葉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