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作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存在只重視學生寫的次數,完成訓練的要求,而忽視對文章的批改與講評,結果訓練效果不理想,學生寫作收獲不多,興趣不大。學生對自己的文章存在的缺點和優點全然不知,而只是看到了幾行簡單的批語。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對文章的批改方法不當,沒有真正發揮批改的作用。
一、明確作文的批改范圍
所謂作文的批改,就是要做到既要批又要改,點評優秀之處,改正錯誤的地方,明確錯在何處,好在何方,使學生一目了然。批改涉及范圍較廣泛,包括文章的字、詞、句、標點、結構等。在批改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符號標示的方法來進行點評。例如,較好的句子在下面畫橫線,不通順的句子畫上波浪線,錯別字用圓圈上等。
作文的批改要與作文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要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結合起來,要與寫作前教師的指導結合起來。例如,第十一冊第三單元基礎訓練中有這樣一道題:“寫一篇作文,通過一個事物說明一個道理。”這篇作文要求是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教師在指導寫作時可以與學生一起回顧本單元的兩篇課文《黃河象》《落花生》,使學生明確這兩篇課文中,哪段是重點段,哪里作者用得筆墨較多,哪里寫得較具體,從整篇文章來看,哪段所占的分量較重。這樣學生就理解了重點突出怎樣寫,其他段落是不是寫得很簡略,是否用得筆墨較少。這樣學生就理解了次要的內容要略寫,做到主次分明。學生明確了訓練要求,教師在寫批語時也結合這兩點,學生看了就會清楚明白。
二、作文批改的原則
1.要注重文章的思想內容。對思想內容好的文章,要給子肯定和鼓勵;對思想認識不正確或感情不健康的文章,應當善意指出,加以糾正。材料不真實、內容空洞或中心不明確的作文,可以只批不改,讓學生自己去潤色、修改。
2.批改時要有重點。一次作文,是序列訓練的一個點,指導時要求什么,批改時就要重點解決什么。否則,不僅失去這次訓練的目的,而且會使整個序列脫節。要圍繞本次作文的要求,有針對的批改,重點放在內容的表達上。
3.要以鼓勵為主。學生的實際水平因個性差異有所不同,作文批改也不能一刀切。堅持多鼓勵少批評,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寫作的信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不能用教師的思想去代替學生的思想,保護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4.批語要從學生習作的實際情況出發。批語力求明確切實,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切忌抽象籠統和濫用術語。學生只要按作文訓練序列要求到位.就是合格的作文;有什么要求,就下什么樣的批語。
作文講評要與作文寫作要求結合起來,在講評前首先要讓學生扼要回顧一下作文要求,然后用作文要求去衡量、去評價,看文章符合哪一條要求,不符合哪一條要求,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