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重要意義
民族問題是當今世界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處理得好不好,關系到我國的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民族問題五種叢書》是由國家民委組織編修的系統介紹我國各民族基本情況和民族工作成就的大型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1冊)、《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55冊)、《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57冊)、《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140冊)和《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148冊),共計401冊,超過1億字。這套叢書從1958年開始編修,到1991年基本完成,歷時30多年,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中央有關單位400多個編寫組共同承擔,由全國30個出版社出版。這是世界上多民族國家中惟一一部由政府組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面反映國內民族資料的叢書,是我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在世界民族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這套叢書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使用了大量的通過調查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因而具有原創性的特點;二是其內容包括各民族的歷史、語言、經濟、政治、文化、風俗習慣及民族關系等等,囊括古今,涉及中外,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可以說是一部中華民族大百科全書;三是它是由政府有關部門主持,由幾千名專家參與編寫,經過研究討論,廣泛征求意見才最后成書的,因而具有權威性的特點;四是它直接服務于民族工作,具有實用性的特點。
但是,由于這套叢書組織編寫始于上世紀50年代,1991年才基本上出齊,時間跨度30多年,這期間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該叢書未能全面反映這些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當時的局限,一些不當的觀點和提法難免反映到這套書中,加上工程浩大,涉及的出版社多,在體例、版本上無法統一。為了展示我國民族工作的偉大成就,加強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和宣傳,繁榮社會科學,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發展,國家民委黨組決定,修訂、再版《民族問題五種叢書》。
2005年7月,國家民委召開修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工作會議。會議指出,修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是進行民族理論研究、宣傳的需要,是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需要,是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需要,也是國際交往與合作的需要。會議還指出,2008年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將由中國承辦,大會將在昆明舉行。屆時將有數千名中外學者在人類學、民族學方面進行交流。《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修訂出版時間定在2007年底,一個重要的考慮是把這套叢書作為一項重要成果推介給這次大會。
二、廣西修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主要任務
根據國家民委的安排,于1986年完成了編寫出版《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廣西部分的任務,包括:《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的《壯族簡史》、《瑤族簡史》、《仫佬族簡史》、《毛南族簡史》、《京族簡史》五個主體在廣西的少數民族簡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的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語言簡志》、《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概況》和龍勝、金秀、巴馬、都安、富川、融水、三江、隆林、羅城、防城10個自治縣《概況》(環江、恭城、大化三個后成立的自治縣《概況》分別于1989年、1994年、1994年出版),《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中的廣西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的《社會歷史調查》,共42冊,1000多萬字。
根據國家民委的統一安排,這次修訂工作,各地民委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好《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的修訂,落實修訂經費,同時做好其他四種叢書在修訂過程中的有關聯系協調工作。根據這一精神,我區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廣西壯族自治區概況》和12個自治縣《概況》的修訂工作,要求在2007年底以前全部完成修訂和出版。
三、關于修訂工作必須堅持的幾個原則
一是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在理論指導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和國家觀。古往今來,中國各民族都用自己的方式創造了歷史,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因此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修訂時,要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材料,研究問題,提煉觀點。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是馬克思主義對民族和民族問題的總看法,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對我們黨關于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作了科學總結,中央文件歸納的十二個方面,我們應當應用它來指導修訂工作。在修訂過程中,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文化現象,分析文化與民族的關系,闡述少數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探究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要堅持祖國統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
二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五種叢書屬于歷史學的范疇,修史編志就是梳理和編寫歷史,這就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記錄歷史、描繪歷史的真實面目,這套書是政府組織編的書,它擁有的權威性,首先源自它的真實性。
三是堅持發展的原則。我們這次的工作是修訂,不是推倒重來。主要任務是增加史實、史料,糾正可能存在的謬誤,統一體例。雖然不是原創重寫,但也要堅持發展創新。要努力挖掘并運用新的史料,記錄、反映這幾十年來的發展變化。要運用幾十年來在民族學的理論和實踐上的豐富成果。
四是堅持黨的民族政策。這套叢書的政策性很強,在修訂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堅持黨的民族政策。這套書的許多內容是有敏感性的,比如各民族的族源、風俗習慣、文化特點等,很容易牽動民族心理、民族感情,甚至涉及到民族關系。一個史實的錯誤,一個結論的不妥,一個用字的失當,都有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對那些可能引起爭議的問題,更要追本逐末,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根據黨的民族政策,妥加處理。修訂工作應成為學習和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的一次實踐活動。
四、關于修訂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實施問題
1.成立《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廣西修訂編輯委員會方及工作機構。
根據國家民委《關于修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通知》(民委發[2005]175號)和《修訂、再版〈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實施方案》關于在《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修訂委員會下由各地民委負責組織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并確定各分冊主要編寫人員,以及為突出《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的特色,由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本自治地方《概況》的主編的建議,我們已經擬定了有自治區政府和相關部門有關領導參加的《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廣西修訂編輯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的方案,報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廣西修訂編輯委員會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概況》修訂編輯委員會,負責《廣西壯族自治區概況》2.成立各自治縣《概況》修訂編輯領導和工作機構。
我區的主要任務,就是修訂13本《概況》,除《廣西壯族自治區概況》以外,每個自治縣都要修訂本自治縣的《概況》。自治區民委正在報批成立《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廣西修訂編輯委員會,各自治縣是否成立本自治縣《概況》修訂編輯委員會,由各自治縣自行決定。無論是否成立《概況》修訂編輯委員會,都應當按照國家民委的要求,由自治縣縣長擔任主編。另外,從有利于工作出發,分管民族工作的副縣長、民族局長、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統計局長、史志辦領導等都應參與這項工作。
各自治縣《概況》修訂編輯小組由廣西民族研究所派出科研人員與該縣有一定研究和寫作能力的同志共同組成,由各自治縣民族局負責修訂編輯的日常工作。
五、具體要求
一是統一認識,加強領導。要充分認識修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工作是與民族工作大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與各民族的歷史和未來聯系在一起的基礎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將這項工作作為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一部分,認真抓好。
二是加強規劃,精心組織。要制定好規劃,規劃包括項目、時間、人員、要求,要制定比較詳細的時間表,并要落實負責人。要加強調查研究,做到修訂與調研相結合。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情況、新變化,對那些有爭議的、尚未定論的東西,都要進行實地考察,以去偽存真,補充和豐富《概況》的內容。
三是加強協調和配合。有關工作任務安排到人以后,要協調進度。對重大問題、重要事件、重要重人物的記述和評論,要協調觀點,做到口徑一致、觀點一致。各自治縣的編寫工作情況要及時與自治區修訂編輯委員會辦公室溝通,做到上下通達,步調一致。
五是確保質量。整個修訂工作要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要在體例、表述、圖片、裝幀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追求一流。按照國家民委的要求,編寫的書稿要做到“兩個認同”和“兩個檢驗”:一是有關學者,特別是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學者的認同;二是本民族的認同,特別是本民族代表人物的認同。還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歷史的檢驗。
六是要按時完成。為了宣傳我國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偉大成就,這套叢書的修訂和出版工作要求在2007年底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召開之前完成,現在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一定要按照國家民委的要求,努力工作,保證按時完成任務。為此各自治縣都要按照前面所說的制定出工作進度計劃,并且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工作。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南寧,530022)
〔責任編輯:覃彩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