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宗教圖書銷售真的進入困難期?
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的第四季度報表顯示,由于宗教圖書的銷售下降,公司業績開始下滑。公司負責人表示,美國宗教圖書正經歷困難時期。大量的退貨,預示著宗教圖書市場萎縮。這一現象,也引起了美國圖書標準信息公司的注意。他們隨即對此做了調查。
未收錄基督書商協會數據的尼爾森圖書數據庫也承認,之所以做出2004-2005年宗教圖書出版都獲得了較大的受益,全在于兩本暢銷書——《你最好的生活》(Your Best Life Now)和《目的驅動的生活》(The Purpose-Driven Life)。其中,后一本就是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所出的市場反映較好的書。
正是因為這兩本書,加上其他暢銷書的杰出表現,宗教圖書在2004年銷售出2180萬冊,2005年銷售出2310萬冊。但隨著美國圖書市場的整體上升,宗教圖書在市場上的份額2004年為8.1%,2005年為8%,出現了略微下降。這兩本重頭書從2005年初到第31周,兩書共銷售出127萬冊。而到2006年8月上旬,該兩書才銷售出33.5萬冊。
雖然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的《目的驅動的生活》沒有往年銷售得好,但暢銷書的銷售下降并沒有太多影響宗教圖書銷售。數據顯示,2005年前31周宗教圖書銷售出1318萬冊,而到2006年8月上旬,宗教圖書銷售冊數是1314萬冊,下降還不到0.3個百分點。
鮑德斯集團新成立圖書俱樂部
鮑德斯集團新成立了網上圖書消費者團體——鮑德斯圖書俱樂部,凡參加該圖書俱樂部的會員,都有機會獲得視盤化的作家談話和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鮑德斯網上書店首次提供的座談是米奇·阿爾博及其新書《為了多一天》(For One More Day)。鮑德斯圖書俱樂部提供如何利用當地鮑德斯書店主辦和資助讀者活動的詳細資料,一些即將出版圖書的信息,以及讀者指南和閱讀書單的數據庫。
英國業界探討有聲讀物革命
有聲讀物的革命,離不開出版商、零售商、作者和代理間的合作。這是今年秋天在英國由書商雜志舉辦的有聲讀物講座上傳出來的消息。約有160多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數字時代將是口述內容大發展的最好時機。但有聲讀物不是簡單的圖書內容錄音版,這里需要產品的再創造,這才是贏得非圖書讀者的最大機遇。
根據最近一次由美國有聲讀物出版商協會組織的調查結果,美國近25%的人口聽有聲讀物,而且重要的是圖書消費者和有聲讀物消費者是同一群體。只是,目前美國市場有聲讀物基本是由圖書的未刪節版占領者。但《哈利·波特》系列有聲版改變了這一現狀。目前,哈珀-柯林斯的有聲讀物總收入的80%來自CD,只有2%來自有聲讀物讀者網上下載。不過,哈珀-柯林斯公司認為,CD的市場機會再過兩三年就結束了。
來自音樂巨頭EMI的代表提醒,有聲讀物不要走音樂行業的彎路。音樂行業缺乏長遠眼光,僅僅是這幾年才知道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從而發生了體制的巨大變革。他預測,音樂和視頻集成是今后增長最快的一塊,希望出版社對此重視,建立起強有力的版權和版稅框架。銷售一張CD是容易的,但現在是有鈴聲、下載、組合包、藝術作品,這樣的情況下版稅變得非常復雜,而這又會影響業務的方方面面。
非法復制是不可避免的,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因為有聲讀物是數字文件,非常適宜盜版。目前在能獲得的音樂中,有50%是沒有付錢的。像音樂業投訴Napster是沒有前途的,關鍵是要在讀者這一方建立起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來自英國沃特斯通書店的有關人士認為,零售商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有聲讀物看起來不像書,沒有書的感覺,往往被安排在角落。因此,書店不喜歡有聲讀物。他們也曾與出版商商量如何激勵消費者,但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起色。原因在于,包裝過度,價格太高。有聲讀物業需要勇氣,大膽給予,才能刺激消費者。這就需要時間和資金,讓書店改變面貌。
印度:借法蘭克福書展宣傳印度文化
印度利用法蘭克福書展吸引國際注意力,以期關注印度的文學環境。
今年,共有400多家印度出版公司參加了法蘭克福書展,另有40多位作家在會展內外做了報告。為了提高印度文學的知名度,在會展前就有55種印度作品簽約翻譯成德語,而且作家活動在會前會后都有安排。
此次參展主要是展示今日之印度。會展期間安排的400多項活動,基本是有關印度的文學、電影和食品。據介紹,印度出口的圖書,有44%是英語圖書。內容涉及科學、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