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銀行家》雜志每年都要對世界前1000家大銀行進行排名,它充分展示了當今世界1000家最大銀行的實力水平,一直被視為全球銀行界最具權威的實力評估。近些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進入世界1000家大銀行之列的數目逐年增加,2004年度為16家,在2005年度達到19家。《銀行家》雜志推出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主要是按照一級資本對各家銀行排序,同時也給出其他指標。中國大陸地區2005年度進入“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的19家銀行,代表了中國大陸最具實力的商業銀行機構(見表1)。為了全面、客觀地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的綜合經營狀況,我們依據“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資料,以這些銀行作為分析樣本,對它們的經營效率和經營的安全穩健性進行評價和分析。
我國主要銀行的經營效率
銀行的經營效率是分析和評價商業銀行經營狀況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我們主要是通過資本利潤率、資產收益率、成本收入率等指標來分析評價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
資本利潤率越高,表明銀行資本的獲利能力越強,其經營效率越高。在2005年度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一級資本利潤率上升到19.86%,大大超過上一年度的17.56%,其中美國的197家銀行的一級資本利潤率平均為26.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的19家銀行的一級資本利潤率平均為1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英國、瑞典、比利時、法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奧地利以及印度、新加坡、韓國等國家銀行的水平,但高于日本的銀行(10.7%)和德國的銀行(6.8%)。由表1可見,中國內地19家銀行的平均資本利潤率也有較大的差異,最高的是寧波商業銀行(37.1%),全球排名第83,最低的是中國工商銀行(1.7%),全球排名第950。大多數銀行的平均資本利潤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最值得引起注意,而且中信銀行的資本利潤率由上一年度的18.7%下降到5.1%,并且已經連續兩年下降,分析表明這幾家銀行的資本獲利能力需要加強。
資產收益率反映了銀行資產的獲利水平,即每單位資產額可獲得的凈利潤。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銀行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強,其經營效率越高。2005年度“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資產收益率達到0.9%,高于上一年度的0.8%。由表1可見,在中國內地19家大銀行中,只有兩家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寧波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另有4家接近這一水平,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的資產收益率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或接近0.2%,我們也可以注意到這幾家銀行的資本利潤率也是最低的。可見,資產收益率低的銀行其資本利潤率也低。
成本收入率是指銀行經營的總成本與各項收入合計的比率,它反映銀行經營耗費和經營收入的比例關系,即一定數量的收入所耗費成本的數量。它是衡量銀行盈利水平和成本水平的一個綜合指標,成本收入率越低,表明銀行控制營業費用支出的能力越強,經營效率越高。在2005年度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日本、美國和歐盟的銀行成本收入率相對較高,分別為74.28%、61.15%和61.63%,亞洲地區(除日本和中東地區以外)的銀行成本收入率較低,為51.43%,其中香港的銀行成本收入率最低,平均為41.25%,我國內地19家大銀行的成本收入率平均為53.76%。由表1可見,這19家銀行的成本收入率差異比較大,最低的是上海銀行(31.40%),最高的是廣東發展銀行(81.31%),只有6家銀行的成本收入率超過60%。大多數銀行的成本收入率在下降,最明顯的是農業銀行,由上一年度的91.41%下降到65.80%。四大銀行中的其他3家的成本收入率也大大低于53.76%的平均水平。這表明我國銀行還是比較注重控制營業費用支出的。
對我國主要商業銀行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不難發現,經營效率比較高的銀行有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和上海銀行,經營效率相對較低的銀行有北京銀行、重慶商業銀行,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則迫切需要提高盈利水平,寧波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比較高,但需要控制較高的成本收入率才能提升其經營效率。
我國主要銀行經營安全穩健性
一般地,我們用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比率來分析評價商業銀行經營的安全穩健性。《巴塞爾協議》規定,資本充足率的比率不得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又稱一級資本充足率,是一級資本對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巴塞爾協議》規定,該比率不得低于4%。這兩項指標越高,表明銀行經營的穩健性越強。不良貸款比率是指銀行的不良貸款額與貸款總額之比,該比率越低,表明銀行經營的安全性越好。顯然,保持良好的安全穩健性有利于提高銀行經營的實力。
2005年度 “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為4.53%,而中國內地19家大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平均為3.74%,其中只有5家超過4%,有12家銀行排在900名以外,另有3家也排在800名以外,與上一年度相比,有14家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在下降。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在BIS資本充足率方面,我國有9家大銀行超過8%,但是有6家銀行未公布數據,在已公布數據的13家銀行中,有7家被列入資本充足率最差的25家銀行之中,廣東發展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在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分列倒數第一和第二。與國際大銀行相比,我國主要銀行的資產規模擴張較快,而資本實力相對不足,尤其需要注重充實核心資本,達到穩健經營的監管要求。
幾年來,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在降低不良貸款率方面不斷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據2005年度 “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資料,我國19家大銀行中只有3家超過10%,而且大多數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上一年度相比均在下降,說明我國銀行業在提高經營安全性方面已初見成效。但是與韓國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相比,中國內地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顯過高,還要繼續努力控制不良貸款率以保證經營的安全性。
對我國主要商業銀行進行綜合性的比較發現,由于國家的巨額外匯儲備注資, 四大銀行中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和BIS資本充足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在降低不良貸款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兩家銀行經營的安全穩健性明顯增強。此外,安全穩健性比較強的銀行還有交通銀行、寧波商業銀行。經營安全穩健性相對較弱的銀行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深圳商業銀行。不過,由于工商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截至2005年底,工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10.26%,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9.23%,不良貸款比率為4.43%,明顯增強了其經營的安全穩健性。另外,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和北京銀行則迫切需要提高一級資本充足率來增強其經營的安全穩健性。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