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單元復習與素質檢測均是極其重要的環節,二者有很大的關聯性。單元復習能夠把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再現出來,使學生加深印象,并在此基礎上總結規律,進一步提高。單元素質檢測,既可以檢查學生對本單元內容掌握的程度,又可以反映出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廣為教師所重視。
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近些年筆者在單元復習方法和單元素質檢測方式兩個方面作了較全面的研究,進行了大量的教學試驗,取得了一些心得,列舉出來,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變換復習方式,提高復習效果
化學單元復習和總復習的內容比較廣,在復習過程中,不能簡單重復教材的內容,而是根據化學教學目標的要求,結合教材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把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小結。同時,復習方式的選擇對提高復習效率也起著事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變式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一成不變方式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倦怠。為此,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筆者在復習方式上進行了必要的改進,主要采取如下的幾種方式。
1、指導學生自主復習,繪制知識網絡圖
筆者分別在高一和高二兩個年級做了試驗。在每一單元新課上完之后,給出一定的時間(可由單元內容的多少來定)讓同學們自己復習書本內容,再指導學生翻閱有關學習資料,擴大知識面,繪制知識網絡圖。然后進行單元練習(練習的形式適時改變),最后在單元練習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歸類復習。例如,筆者在教完高,二化學第四章“烴的衍生物”后,給出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復習書本內容,并向學生推薦《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中學生理化報》(高中版)、《中學化學之友》等報紙雜志上刊登的有關文章,指導學生去校圖書館翻閱相關讀物,讓學生在自己復習及閱讀資料的基礎上對本章加以小結,選作部分復習題。在此基礎上只用一節課時間,提綱挈領的把烴的各類衍生物的性質、鑒定方法、重要物質的制備和性質實驗等知識粗略地復習一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歸類解答,指出應掌握的要點。選出幾份歸納較好的知識網絡圖貼在班級的“知識角”欄內,以激發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個別程度較差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再進行單獨輔導。
2、多媒體輔助復習,豐富化學實驗內容
加拿大著名學者馬歇爾·麥克魯漢說:“媒體是人體的延伸?!钡拇_,媒體的使用克服了人類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了人的感覺和思維的能力。在教學中選用合適的教學媒體有助于提高教學信息的傳遞效率,克服傳統教學媒體的局限性,增加直觀性,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筆者在單元復習和高考總復習中,注意編輯知識網絡圖和對應的訓練題,制成多媒體教學片進行教學,優化化學實驗,拓寬實驗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模擬化工生產過程,模擬化學反應過程。以增加實驗內容,加深印象。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看到工廠的外部特征,還能夠形象、逼真地觀看到每一步生產過程,在復習中,還可以對各個生產環節反復演示或局部放大,使得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設計實驗和參觀化學實驗展覽
設計實驗的方式可以多樣。既可以由教師演示,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思考討論;也可以用實驗習題的形式由學生實驗來復習。兩種方式各有優劣,特別是后者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例如,在鹵素這一章的實驗復習中,可以先由學生裝置儀器,復習氯氣、氯化氫氣體的實驗室制取原理,裝置和操作要點。然后讓學生共同討論,分析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水蒸氣等雜質的去除方法。
參觀實驗室展覽,是課程復習中學生比較歡迎的復習形式。關于展覽室的布置,可以根據中學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和知識的內容和要求,將所需的儀器、藥品分幾大部分,按順序布置在展覽室的桌子上。在每一部分上方標有醒目的標題,旁邊附有“說明”或“思考題”的說明板。例如,在介紹常用儀器,對一些常見的,估計學生掌握尚好的儀器,可以出一些思考題:“你能說出它的名稱嗎?”“它們有什么用途?”“你能正確使用它們嗎?”實驗展覽使學生結合實驗和綜合性的思考題,配合必要的臨場實驗操作,對學生整理與綜合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系統復習形式。
二、根據不同單元的特點,改變單元素質檢測形式
單元素質檢測是檢查教與學的重要環節。就中學化學來說,主要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實驗、基本計算等主要部分。不同單元具有不同特點,因而單元素質檢測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應靈活多樣,這樣才能有目的地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筆者主要采用了如下幾種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口試:列出多套考試提綱,讓學生抽簽考試。每套提綱都根據本單元的重要內容編寫問答題的形式,并力求一句或幾句話就可以回答完整。如高一化學第二章第三節“氧化一還原反應”的口試題目如下:
(1)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什么?
(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什么?
(3)怎樣判斷某一化學反應是氧化一還原反應?
(4)電子轉移的形式有哪幾種?
(5)電子轉移與化合價升降有什么關系?
(6)什么是氧化反應,什么是還原反應?它們在反應中電子轉移情況如何?
口試的形式多用于概念和理論部分的素質檢測,也可用于其它部分的素質檢測。它能夠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綜合能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
開卷考試:這種形式的考試題目比閉卷試題要難些,也復雜些,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廣闊性和精深性等特征,旨在讓學生在已掌握該章知識的基礎上全面地運用各類物質的性質變化規律,以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來解題。比如,筆者曾綜合高一《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一章的內容,將“結合已學過的物質的性質談談元素周期律與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定為本單元的開卷試題(定時90分鐘)。
開卷考試,看似簡單容易,但實際上比閉卷考試更加體現學習者的知識準備情況、運用知識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寫作論文的能力,因此,對學習者來說具有更大的挑戰性。
配合演示實驗考試:這種形式主要應用于實驗技能的檢測,考查學習者的動手能力。筆者常常根據不同的實驗特點,首先準備好儀器和藥品,讓學生根據筆者提出的問題親手組裝、操作、總結實驗結論?;蛘?,筆者事先組織好幾套錯誤裝置,讓學生挑毛病。這樣可以真正檢查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筆者還采用了“面批”的辦法,當面指出學生操作中的錯誤,評定成績,從而使學生能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上機考試;這種形式主要應用于各章節的選擇題的訓練和有關知識的檢測。具體步驟為:首先,針對每一章需考查內容設計了近千道選擇題,設置了一定程序,便于學生上機答題:其次,根據檢測目的,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了不同難度的題目組合(設置題目難度時不要過于復雜,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為好,即難度系數分別為0.4,0.55、0.7);第三,根據學生的平時成績指定機號,讓學生并不知道他做的是難題,還是容易題,這樣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機考的好處在于方便快捷,可當場評定出學生的成績,及時糾正其錯誤,一般當場改正,提高檢測效果。
上述做法,只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嘗試,目的在于改進傳統的單元復習方法和素質檢測方式。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效果是比較好的,但在某些方面還需要不斷深化,尤其在處理集體復習和個別化復習、傳統檢測方式與利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檢測時,不能一味地求新,脫離實際。
(作者單位;安徽省壽縣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