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香肉絲
主料:豬瘦肉300克(用通脊肉)。
配料:香菇40克,冬筍50克,青椒20克。
調料:四川郫縣豆瓣醬或四川泡辣子20克,胡椒粉、醬油5克,白糖15克,醋10克,料酒少許,淀粉30克,雞蛋液50克,蒜茸15克,蔥姜各5克,素油500克(實耗約30克),雞湯80克,青蒜苗少許。
制作方法:
1.豬肉切成細絲,加鹽、料酒、雞蛋液、淀粉上漿,拌入少量素油,抓勻(上漿前肉絲里可加點水。目的是多吃些水,滑出的肉絲更加軟嫩)。上漿時,要用五指從下向上,把肉絲朝上輕輕拉抓,上出的漿更加均勻。
2.香菇用水發好,切絲,冬筍、青椒洗凈切細絲備用。蔥姜切成米粒般大小(俗稱蔥姜米),蒜切末。
3.炒勺上火,放素油500克,燒至4~5成熱時,將上漿的肉絲下入滑散至肉變白色時把香菇絲、冬筍絲放入,同時撈出,控凈油。
4.把醬油、醋、白糖、料酒、味精、鹽、胡椒粉、雞湯放入碗中,兌成汁(半碗即可)。
5.炒勺上火,放少量素油,下入豆瓣辣醬、蔥姜米,炒出紅油(四川做法是下入剁碎的四川泡辣子及辣椒糊,炒出紅油,不放豆瓣辣醬)。然后下入兌好的調味汁,炒出魚香味。最后,下入滑好的肉絲、香菇絲、筍絲、青椒絲,迅速翻炒均勻,淋明油,撒青蒜苗出勺。
特點:口味香辣,咸甜微酸,口感滑嫩爽脆,色澤紅潤,芡汁較緊,顏色豐富,菜肴的四周有少量的紅油滲出。
說明:四川傳統的做法一是,必須用四川泡辣子,而不用豆瓣辣醬(回鍋肉才用郫縣豆瓣辣醬)。他們認為,“魚香味”主要是由四川泡辣子特殊的辣味、白糖味、醋味三者組成,其它味都是多余的。二是,肉絲用生煸方法而不上漿,炒出的肉絲更加鮮香入味?!俺呆~香汁”是一種方法。用此方法還可做許多其它魚香菜,如“魚香白菜”、“魚香豆腐”等。
麻婆豆腐
主料:南豆腐250克。
配料:牛肉100克。
調料:醬油、料酒、味精各適量,四川郫縣豆瓣辣醬5克,花椒粉2克,豆豉少許,蔥姜、淀粉少許,水100克,素油50克,蒜苗少許。
制作方法:
1.將豆腐切成1.5厘米方丁,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然后控干水分。牛肉剁成末,蔥、姜切成米粒般大小。如用北豆腐,可切菱形塊過一下油。
2.炒勺上火,放油50克,先放牛肉末煸炒。再放入豆豉,炒出香味,然后放四川郫縣豆瓣辣醬,繼續煸炒。出紅油后,加水100克,放豆腐、蔥姜米,加醬油、料酒,用中火燒2分鐘后,加味精,找好口味。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找好濃度,收汁,撒蒜苗及花椒粉即可出勺裝盤。
特點:口味麻辣醇厚,口感麻辣甜咸鮮,豆腐細嫩鮮香,明油亮芡,色澤紅亮。
回鍋肉
主料:帶皮豬后腿肉200克。
配料:油菜(或圓白菜)100克。
調料:蔥、姜,郫縣豆瓣辣醬,白糖,料酒,醬油,味精,紅油(干辣子炸制而成),蒜苗少許。
制作方法:
1.將帶皮豬肉洗凈,刮去毛污,在開水中煮至八成熟,即用筷子扎時不冒血水,但肉還較硬時,最好。如煮過火,則切后會掉皮。將熟肉過涼后,用快刀切成長5厘米、寬2厘米、厚0.5厘米的大薄片(越薄越好)。
2.油菜洗凈,去掉葉子,取其梗,片成抹刀片(斜片)。這樣,菜的水分可以外溢,便于入味。如用圓白菜,則切成菱形片。蔥姜切成米粒大小。
3.炒勺上火,打底油,在旺火上分別將豬肉片與油菜煸出一部分水分備用。如豬肉切得薄,煸后會卷起來。這種狀態下的肉片,肥而不膩,干香可口。切肉片,是做好回鍋肉的關鍵。
4.炒勺上火,放底油,加入豆瓣醬,煸出香味,放蔥姜米煸一下,烹料酒、醬油,放白糖、味精,將汁炒黏,下入煸好的肉片和油菜,翻拌均勻,淋入紅油,撒蒜苗,出勺即可。
特點:口味咸辣微甜,豬肉質地干香,色澤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