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無論城市或鄉村,兒童、成年人或老年人均可發生。去除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比治療貧血更為重要,因為病因治療對于糾正貧血及徹底治愈,防止復發,都具有重要意義。例如,驅除鉤蟲;控制慢性出血;請婦產科協助解決月經過多以及改變偏食等不良習慣;做好計劃生育;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對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對生長期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宜給予含鐵較多食物等都可以治療和糾正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除藥物治療外,還可以配合以下食療方:
紅棗木耳湯黑木耳15克,紅棗15枚,溫水泡發洗凈。放入小碗,加水和冰糖適量,隔水蒸1小時后食用。
桂圓大棗湯桂圓30克,大棗10枚。將桂圓、大棗去核洗凈,共煮湯服用。
豬肝菠菜湯豬肝100克,菠菜150~200克。將新鮮豬肝切片,菠菜去根洗凈切段,鍋內水燒開放少許姜片及鹽,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飲湯食肝及菜。
花生大棗膏帶衣花生米6~10枚,大棗6~10枚(去核)。將大棗煮熟與花生米共搗為泥,每日1劑,分3次用大棗湯送下。
黃豆芽豬血湯黃豆芽、豬血各250克,黃酒及調料各適量。將黃豆芽去根洗凈;豬血劃成小方塊,用清水漂凈備用。鍋內加油少許燒熱,爆香蒜茸、蔥花、姜末,下豬血并烹入黃酒,加水煮沸,放入黃豆芽,煮熟,再調入味精、精鹽即可。
豬皮紅棗羹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將豬皮去毛,洗凈,切小塊;大棗洗凈去核備用。將豬皮塊與大棗置鐵鍋中,放入冰糖和清水,旺火燒開后用文火燉成稠羹。
桂髓鶉羹鵪鶉肉90克,豬脊髓30克,桂圓肉60克,冰糖6克,桂花3克,調料各適量。將鵪鶉肉洗凈,切成小塊,用開水氽透去腥味。將豬脊髓洗凈后,氽熟除去血筋,撈出盛入碗內,再添入清湯、鶉肉、桂圓肉、冰糖和少許料酒、蔥、姜,上籠蒸爛,盛放湯盆,撒上桂花即可。
當歸米飯大米適量,豬肉200克,當歸15克,洋蔥、土豆、胡蘿卜、調味品各適量。將大米蒸成米飯備用。將當歸加水煎取藥汁約50毫升,連渣保留備用。將豬肉炒熟,放入洋蔥片、土豆絲、胡蘿卜片及調味品,翻炒數下后連渣倒入當歸汁,放入鹽、醬油、胡椒粉等調味,煮熟后與米飯一同食用。